制冷R32专业知识培训教材

分类:电子电工 日期: 点击:0
制冷R32专业知识培训教材-0 制冷R32专业知识培训教材-1 制冷R32专业知识培训教材-2 制冷R32专业知识培训教材-3 制冷R32专业知识培训教材-4 制冷R32专业知识培训教材-5 制冷R32专业知识培训教材-6 制冷R32专业知识培训教材-7 制冷R32专业知识培训教材-8 制冷R32专业知识培训教材-9

目 录 第一章 R32(二氟甲烷)特性 第二章 R32冷媒空调生产线安全操作 第三章 冷媒灌注安全操作 第四章 超声波金属焊接安全操作 第五章 返修安全注意事项 第六章 R32储存运输安全要求 第七章 R32冷媒空调实验室安全控制要求 第八章 R32冷媒目视化标准 第一章 R32(二氟甲烷)的特性 1.1基本概念  英文名称: Difluoromethane[音 译:di,fu,lu,er,me,sei,en]  CAS No.: 74-10-5  分子式: CH2F2  分子结构: 以C原子为中心的四面体结构,其 中两个H原子及两个F原子为四面体四个顶点。  分子量: 52.02 第一章 R32(二氟甲烷)的特性  二氟甲烷,是一种卤代烃,是由甲烷分子当中四个氢 原子被两个氟原子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属第2.1类易 燃气体,具有轻微酯味,无色,常温加压呈无色透明 液体。易溶于油,难溶于水。 R32 R22 R410A R134a R290 R744 二氟甲烷 丙烷 二氧化碳 摩尔质量 M g/mol 52.02 86.47 72.58 102 44.1 44.01 常温工况密度 ρ kg/m3 2.13 3.53 2.97 4.17 1.80 1.80 标准沸点 NBP ℃ -51.7 -40.8 -51.4 -26.1 -42.1 -78.4 临界温度 Tc ℃ 78.1 96.1 70.5 101.1 96.7 31 临界压力 Pc MPa 5.78 4.99 4.81 4.06 4.25 7.38 臭氧消耗潜值 ODP 0 0.05 0 0 0 0 温室效应潜值 GWP(100yr) 675 1810 2100 1430 ~20 1 大气寿命 yr 4.9 12 4.9/29 14 0.041 >50 R32 R22 R410A R134a R290 R744 R717 二氟甲烷 丙烷 二氧化碳 氨 燃烧下限 LFL vol% 14.4 NA NA NA 2.1 NA 15 kg/m3 0.306 NA NA NA 0.038 NA 0.104 自动点燃温度 AIT ℃ 648 635 N.D. 743 470 N.D. 630 最小点燃能量 MIE mJ 30-100 NA NA NA 0.25 NA 100-300 燃烧速度 BV cm/s 6.7 NA NA NA 46 NA 7.2 燃烧热 HOC MJ/kg 9.4 2.2 -4.4 4.2 50.3 N.D. 22.5 职业接触限值 OEL PPMv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5000 25 安全等级(ASHRAE34) A2L A1 A1 A1 A3 A1 B2L R32 R22 R410A R134a R290 R744 二氟甲烷 丙烷 二氧化碳 职业暴露极限 (ASHRAE 34) OEL ppm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5000 g/m3 2.13 3.53 2.97 4.17 1.80 8.99 急性毒性暴露极限 (ASHRAE 34) ATEL ppm 200,000 59,000 130,000 50,000 50,000 40,000 g/m3 425 209 386 208 90 72 缺氧极限 (ASHRAE 34) ODL ppm 140,000 140,000 140,000 140,000 140,000 140,000 g/m3 298 495 415 584 252 252 燃烧浓度极限 (ASHRAE 34) FCL ppm 36,000 NA NA NA 5300 NA g/m3 77 NA NA NA 10 NA 制冷剂浓度极限 (ASHRAE 34) RCL ppm 36,000 59,000 130,000 50,000 5300 40,000 g/m3 77 209 386 208 10 72 实践浓度极限 (ISO 5149) PL ppm 28,687 84,876 148,308 59,961 4,438 55,587 g/m3 61 300 440 250 8 100 R32的理化特性  主要成分: 优级品(二氟甲烷>99.8%) 、合格品(二氟甲烷>99.5%) 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不浑浊、无异臭  熔点(℃): -136  沸点(℃): -51.6  相对密度(水=1): 2.72(15℃) 、2.163(21.1 ℃ ) 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6  饱和蒸气压(kPa): 53.32(-55.6℃)  临界温度(℃): 78.45  临界压力(MPa): 5.83  闪点(℃): -104  自燃温度(℃): 648  爆炸上限%(V/V): 33.4  爆炸下限%(V/V): 12.7  溶解性: 溶于油,难溶于水  毒性:R32、R22、R410A、R290均属  A类安全等级 健康危害 R32能置换出空气中的氧气从而引起窒息。 暴露在氧气含量<19.5%的大气中会导致头晕、 昏昏欲睡、恶心、呕吐、口水增多、反应迟钝、 失去意识和死亡。暴露在氧含量<12%的大气中 会无任何先兆的失去知觉,并失去自我救护的 能力。吸入高浓度的二氟甲烷会引起轻度的中 枢神经系统抑制及心率不齐,主要侵入途径为 吸入。  皮肤、眼睛接触均会引起冻伤 危险性特性及标识  EU分类:可燃性 (F+)  警示性质标准词:R32(易燃)  安全建议标准词:S2, S9, S16(防止儿童接 触,保持通风,远离火源,禁止吸烟)  当它与空气混合且浓度大于14%时,立即就会有 火灾及爆炸的危险。高浓度的二氟甲烷会导致 快速窒息同时也在其燃烧范围内。  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氟化氢和其他有害氟化 物 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设备培训及考核,了解R32 冷媒的特性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要求,掌握该设 备基本的安全使用步骤及安全防护措施,掌握 现场生产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理办法。 经相关技术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由设备动 力部签发上岗证 。  操作人员在规定地点按照规定要求统一着装、 配穿安全防护用具;如防静电鞋、防静电服、 防静电手套(静电腕带)等。检查并解除随身 携带的违禁物品如打火机、手机等。 第二章 R32冷媒空调生产线安全操作  开机前必须首先打开排风抽空系统,确认抽空速度稳 定后再进行其它操作;确认现场的爆炸气体检测装置 是否打开、正常。  严禁设备带病工作,严禁在检查后状态不明情况下开 机,确认安全装置正常稳定后,检查设备周边有无漏 泄、异常,后方可启动设备。  生产线班长每天要对照《设备交接班记录本》检查前 一班设备的使用情况,并着重检查目前的情况重点巡 查商检房内、返修区、灌注区设备情况和气体浓度检 测情况,对于开机就出现设备故障的情况,一定要追 究前生产班组和机修班组的责任。确保生产线无异常 情况开线,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报修处理并反馈给相 应班组、部门。 第二章 R32冷媒空调生产线安全操作  现场生产过程中打开电气盖,罩或进行线路的 改动操作, 如出现任何紧急情况,操作工要立 即按下急停开关,通知机修人员处理,如较大 的隐患同时通知周围人员并协助疏散 。  商检工序中,连接管道、电源线操作工,在进 行接线和测试时要确保,接线和拆线均在关闭 电源状态进行操作。在测试完后必须把测试连 接管按要求放好。如发生冷媒漏泄事故应立即 通知商检房内人员离开,同时按急停关闭所有 电源。生产线在正常运行时,严禁将手伸到线 体下运行链条内及在线体下取拿、存放物品。 第二章 R32冷媒空调生产线安全操作  生产线下班或中途休息时,必须按下急停或关 闭电源。确保设备各部位均处于停止状态。  班后由生产线线长或指定专人关掉生产线上总 电源开关及各动力气源开关、冷媒进气管开关。 检查各电气开关是否正常,确保无漏气现象。  设备动力部对以上问题每月专项检查一次,并 做好相关记录,并督促物流中心对查处问题组 织整改。 第二章 R32冷媒空调生产线安全操作 防爆型排风系统 防爆插座、电控系统 独立的安全防护电源 第三章 冷媒灌注安全操作  严禁设备带病工作,严禁在检查后状态不明情 况下开机,确认安全装置正常稳定后,检查设 备周边有无漏泄、异常,后方可启动设备 。  严禁未达到生产工艺要求的真空度而强行灌注。 严禁使用各种锐器代替手指点击触摸屏按钮。 在工件内已充注有制冷剂时,严禁使用灌注机 自动方式对工件进行灌注制冷剂。  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报修, 严禁自行处理。  灌注机充注枪头须进行真空校验(利用快速堵 头检验充注枪头真空度),一发现真空度有异 常,必须立刻检查各密封件并进行更换(如真 空阀座、冷媒阀座以及各类O型圈)。  中途休息应关闭电源、各种气阀、冷媒阀。禁 止把急停开关当停机开关使用。  每日关机时, 必须关闭电源开关、空气进气阀 及冷媒进气阀。并检查管路有无漏气;将枪头 插入灌注堵头位置。临时停机枪头应放置在抽 风口上方位置 。 第三章 冷媒灌注安全操作 检漏报警系统  操作本机需经过设备相关操作培训及考核,熟 悉相关防爆场所安全知识,具备基本的事故处 理素质,考试合格后方可操作本设备。其他人 员严禁随意操作设备。本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一 用一备,分厂不得随意更换人员,更换前需提 前通知设备动力部备案评审合格后方可上岗。  焊接过程中严禁直接用于触枪嘴部位及刚焊下 来的金属管件,以免夹伤和烫伤。 第四章 超声波金属焊接安全操作  返修应符合灌注环境的一般要求。(岗前培训、 停机注意事项等)  返修环境中应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数量至少 一只。  开口时,应使用专用开口器。  需要返修的冷煤器具进入返修工位后,应及时 启动返修环境的排风装置。排放制冷剂时,宜 采用隔离措施和强排风,排放制冷剂应通过排 风口排放。  为保证要返修的制冷器具的管路中没有制冷剂, 排出制冷管路内的制冷剂,应使用防爆真空泵 抽净或用干燥氮气将管路吹净。 第五章 返修安全注意事项  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本物料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严禁违规操作。  该物料属性为易燃品,R32冷媒运输应选择车况较好 的车辆运行,罐体应牢固可靠的固定在车内,运输必 须缓慢进行,不应发生跌落、碰撞、剧烈震动等, 厂区内行驶车速不宜过快,保持在5km/h为宜,车内 应配备手持式灭火器,装卸时应轻拿轻放。  运输该物料必须使用专用车辆,并做好防高温措施。  物料运到制定地点时必须及时交接并做好记录。  发现异常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六章 R32储存运输安全要求  R32冷媒罐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不燃 仓库,远离火种和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仓库 内应安装有冷媒泄露报警装置和通风设备,并 且能够实现联动。钢瓶应直立摆放并保持输出 阀的密封完好并将钢瓶安全帽盖好。  储存区域内不应有火源且所有电器必须有防爆 设施。在储存和使用区域应有“禁用明火”的 警示牌,存储温度不可高于125F(52℃),存储 区域应远离频繁出入处和紧急出口。 第六章 R32储存运输安全要求 第六章 R32储存运输安全要求  冷媒输送管道及相关设备必须可靠接地处理, 以便及时导走自身所产生的静电。  根据ATEX95 用于潜在爆炸性环境中的设备和 防护系统指令,冷媒存储区属于危险区域,冷 媒储存区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防爆,至少要 达到IP54的防护等级。  将空瓶与满瓶分开存放。使用先进先出系统以 避免满瓶存储时间过长。一定不要拉、滚动、 滑动或放倒钢瓶。用合适的手推车来移动钢瓶, 不要试图抓住气瓶的盖子来拎起它。保证气瓶 在使用的全过程中为固定状态。 第六章 R32储存运输安全要求  R32冷媒罐搬运时应轻拿轻放,罐体应采用立 式而不适宜卧式存放。搬运时戴好钢瓶的安全 帽及防振橡胶圈,防止钢瓶碰撞、损坏。若卸 货地点与存储区域相隔较远,应采用合适的工 装车进行转运。  R32冷媒罐搬运过程中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和设备,搬运前应检查阀门是否完好,并 戴好保护帽,远离火源,防止电火花产生。  R32冷媒空调检验人员必须通过公司组织的防 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并且考试合格。  相关人员必须按照工艺要求参加工艺培训,考 试合格。  实验室操作人员,必须通过设备动力部培训, 取得岗位上岗证方可上岗。  静置检漏工艺、 焓差室工艺符合安全要求。  必须穿防静电绝缘鞋、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 静电工作帽和防静电手腕带。  不允许带手机等带辐射的电子产品进入实验室。 必须用手摸摸防静电球,消除静电。 第七章 R32冷媒空调实验室安全控制要求 静电导除装置及防爆灯 使用安全系数较高的液压升降平台  操作人员必须认真阅读本设备使用说明书,了 解掌握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操作方法。 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设备的操作流程并按下述 操作流程操作设备。  开启空调器出风调零风机开关,根据测试工况 及被测空调器大小选择开启制冷机台数;开启 被测空调变频电源,调整被测空调器的供电电 压、频率到所需值。  注意室外侧湿球温度≤0℃时,必须选择湿度 控制方式,并将室外侧取样器蓄水盒的水放光, 以免结冰体积膨胀冰裂。 第七章 R32冷媒空调实验室安全控制要求  当测试机型使用R32冷媒时,在实验测试开始和 结束时必须打开测试室房门,开启测试室内的通 风排气扇,开机运行5分钟以上。更换机型和对 接工艺管过程中,必须确保抽排风系统启动正常 运转。  更换机型和对接工艺管过程中,使用的工具需要 用棉布进行防碰撞包裹。  点停机时,先从电脑程序中按停止,再从电柜箱 上按三级停机法进行停机。 第七章 R32冷媒空调实验室安全控制要求  停机后不能马上断电,要等动圈散热完全后, 散热风机自动停止后再断电。关闭冷却水塔 (如有一侧房间为高温或低温或湿度较大工况 时,则该侧循环风机与制冷机组不要马上关闭, 应让其正常升温至常温后,使房间湿度正常后 再予以关闭)。  当R32冷媒浓度检测报警装置报警时,应立即 停机,关闭测试电源,开启通风排风扇,打开 测试室房门,立即采取关闭瓶阀、强排等紧急 处理。同时通知设备动力部,做好相应记录, 报警未消除前禁止再次开动设备。 第七章 R32冷媒空调实验室安全控制要求 谢 谢 大 家

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素材,仅限学习交流,仅展示部分内容,如需查看完整内容,请下载原文件。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素材,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素材,未经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该素材,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77594475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