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TH-50PHW6CZ等离子显示器维修手册

分类:电子电工 日期: 点击:0
松下TH-50PHW6CZ等离子显示器维修手册-0 松下TH-50PHW6CZ等离子显示器维修手册-1 松下TH-50PHW6CZ等离子显示器维修手册-2 松下TH-50PHW6CZ等离子显示器维修手册-3 松下TH-50PHW6CZ等离子显示器维修手册-4 松下TH-50PHW6CZ等离子显示器维修手册-5 松下TH-50PHW6CZ等离子显示器维修手册-6

©2003 年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版权所有。 未经本公司许可而复制或分发均属违法。 ORDER NO. SMPD031209C3 高清晰度等离子显示器 TH-50PHW6CH TH-50PHW6CZ TH-50PHD6CY GPH6D2 系列 技术规格 电源: AC220V 50/60Hz 功耗: 445 W 待机保护关 1.9 W,待机保护开 1.1 W (待机状态) 0.4 W (关机状态) 等离子显示屏: 驱动方式为 AC 型 16:9 长宽比 对比度 3000:1 屏幕尺寸: 1,106 mm (宽) × 622 mm (高) 1,269 mm (对角线) 显示像素数目 1,049,088 (1,366 ( 宽 ) × 768 ( 高 )) [4,098 × 768 点 ] 运行条件: 温度 0 °C - 40 °C 湿度 20 % - 80 % 水平扫描频率: 15 - 110kHz 垂直扫描频率: 48 - 120Hz 适用信号: 彩色制式 NTSC, PAL, PAL60, SECAM, 改进的 NTSC 扫描格式 525(480)/60i 60p, 625(575)/50i 50p, 750(720)/60p 50p, 1125(1080)/60i 50i 24p 24sF... SMPTE274M, 1250(1080)/50i PC 信号 VGA 显示 VGA SVGA,XGA,SXGA,UXGAAc( 压缩 ) XGA 显示 XGA,SVGA,XGA SXGA,UXGA ... ( 压缩 ) 水平扫描频率 15 - 110 kHz 垂直扫描频率 48 - 120 kHz 连接端子: AV (TH-50PHW6CZ, TH-50PHD6CY) 视频输入 1.0 Vp-p (75Ω) S- 视频输入 (微型 DIN 4 管脚) Y: 1 Vp-p (75Ω), C: 0.286 Vp-p (75Ω) 音频输入 0.5 Vrms (高阻抗) (RCA 管脚插孔 X 2) 分量 /RGB (TH-50PHW6CZ, TH-50PHD6CY)) Y/G 1.0 Vp-p/ 复合 (75Ω) 0.7 Vp-p/ 非复合 (75Ω) PB/B 0.7 Vp-p (75Ω) PR/R 0.7 Vp-p (75Ω) HD (TH-50PHD6CY) 1.0 - 5.0 Vp-p (高阻抗) VD (TH-50PHD6CY) 1.0 - 5.0 Vp-p (高阻抗) 音频输入 0.5 Vrms (高阻抗) (RCA 连接端的管脚插孔 X 2) 调谐器 (TH-50PHW6CH) 调谐器端子 (D-SUB 26 管脚) PC (高密度 D-SUB SUB 15 管脚) R,G,B/0.7 Vp-p (75Ω) HD, VD/1.0 - 5.0 Vp-p (高阻抗) 音频输入 (M3 插孔 ) 0.5Vrms (高阻抗) 串行口 外接控制端口 (D-SUB 9 管脚) RS-232C 兼容端子 扬声器 (外接扬声器)(6Ω) 16W [8W+8W] (10% THD) 尺寸 (长 X 宽 X 高) 1,210 mm × 724 mm 95 mm 重量 约 44.0 公斤 (仅是主机) 约 48.6 公斤 (含扬声器) 2 目录 页数 页数 1 适用信号----------------------------------------- 4 2 安全警告----------------------------------------- 5 2.1. 一般准则 ----------------------------------- 5 3 对静电灵敏设备 (ES)的静电放电保护 (ESD)------- 6 4 关于无铅焊接 (PbF)------------------------------ 7 5 GPH6D2 机型的 PCB 结构表 -------------------------- 8 6 维修提示----------------------------------------- 9 7 导线布置---------------------------------------- 10 8 调整步骤---------------------------------------- 11 8.1. 驱动设置 ---------------------------------- 11 8.2. 脉冲调整初始化 ---------------------------- 12 8.3. P.C.B. (印刷电路板)更换------------------ 13 8.4. 调整电压位置 ------------------------------ 13 8.5. 测试点位置 -------------------------------- 13 9 维修模式---------------------------------------- 14 9.1. CAT (计算机辅助检测)模式----------------- 14 9.2. IIC 模式结构 (以下各值为样本数据)--------- 16 10 微调-------------------------------------------- 17 10.1. 背景设置 (C)----------------------------- 17 10.2. 背景设置 (B)----------------------------- 18 10.3. NTSC 显示屏白平衡-------------------------- 19 10.4. PAL/SECAM 显示屏白平衡--------------------- 20 10.5. PC/RGB 显示屏白平衡------------------------ 22 10.6. HD/ 525i /525p /625I /625P 显示屏白平衡 --- 24 11 故障检修指南------------------------------------ 26 11.1. 自检 -------------------------------------- 26 11.2. 无电源 ------------------------------------ 26 11.3. 无图像 ------------------------------------ 28 11.4. 显示屏局部故障 ---------------------------- 28 12 选项设置---------------------------------------- 29 12.1. 如何进入并设置 ---------------------------- 29 12.2. 选项菜单目录 ------------------------------ 30 13 导线图------------------------------------------ 31 13.1. PF 电路板---------------------------------- 31 13.2. P 电路板----------------------------------- 32 13.3. H 电路板 (TH-50PHW6CH)-------------------- 34 13.4. HV 电路板 (TH-50PHW6CZ)------------------- 35 13.5. HX 电路板---------------------------------- 36 13.6. HY 电路板 (TH-50PHD6CY)------------------- 37 13.7. HZ 电路板 (TH-50PHW6CZ)------------------- 39 13.8. J 电路板----------------------------------- 40 13.9. D 电路板 ---------------------------------- 42 13.10. C1 电路板---------------------------------- 45 13.11. C2 电路板---------------------------------- 46 13.12. C3 电路板---------------------------------- 47 13.13. C4 电路板---------------------------------- 48 13.14. C5 电路板---------------------------------- 49 13.15. C6 电路板---------------------------------- 50 13.16. SC 电路板---------------------------------- 51 13.17. SU 电路板---------------------------------- 54 13.18. SD 电路板---------------------------------- 55 13.19. SS, SS2 和 SS3 电路板----------------------- 56 13.20. Z 电路板----------------------------------- 58 13.21. V1,S1 和 H3 电路板------------------------- 59 14 电路图-------------------------------------------61 14.1. 电路图注意事项 -----------------------------61 14.2. 主要集成电路方框图 -------------------------62 14.3. P 和 PF 电路板方框图 ------------------------63 14.4. PF 电路板电路图 ----------------------------64 14.5. P 电路板 (1/6)电路图 ----------------------65 14.6. P 电路板 (2/6)电路图 ----------------------66 14.7. P 电路板 (3/6)电路图 ----------------------67 14.8. P 电路板 (4/6)电路图 ----------------------68 14.9. P 电路板 (5/6)电路图 ----------------------69 14.10. P 电路板 (6/6)电路图 ----------------------70 14.11. H 和 HZ 电路板方框图和电路图 ----------------71 14.12. HV 电路板方框图 ----------------------------72 14.13. HV 电路板 (1/2)电路图 ---------------------73 14.14. HV 电路板 (2/2)电路图 ---------------------74 14.15. HX 电路板方框图 ----------------------------75 14.16. HX 电路板电路图 ----------------------------76 14.17. HY 电路板方框图 ----------------------------77 14.18. HY 电路板 (1/3)电路图 ---------------------78 14.19. HY 电路板 (2/3)电路图 ---------------------79 14.20. HY 电路板 (3/3)电路图 ---------------------80 14.21. J 电路板方框图 -----------------------------81 14.22. J 电路板 (1/4)电路图 ----------------------82 14.23. J 电路板 (2/4)电路图 ----------------------83 14.24. J 电路板 (3/4)电路图 ----------------------84 14.25. J 电路板 (4/4)电路图 ----------------------85 14.26. D 电路板 (1/2)方框图 ----------------------86 14.27. D 电路板 (2/2)方框图 ----------------------87 14.28. D 电路板 (1/15)电路图 ---------------------88 14.29. D 电路板 (2/15)电路图 ---------------------89 14.30. D 电路板 (3/15)电路图 ---------------------90 14.31. D 电路板 (4/15)电路图 ---------------------91 14.32. D 电路板 (5/15)电路图 ---------------------92 14.33. D 电路板 (6/15)电路图 ---------------------93 14.34. D 电路板 (7/15)电路图 ---------------------94 14.35. D 电路板 (8/15)电路图 ---------------------95 14.36. D 电路板 (9/15)电路图 ---------------------96 14.37. D 电路板 (10/15)电路图 --------------------97 14.38. D 电路板 (11/15)电路图 --------------------98 14.39. D 电路板 (12/15)电路图 --------------------99 14.40. D 电路板 (13/15)电路图 -------------------100 14.41. D 电路板 (14/15)电路图 -------------------101 14.42. D 电路板 (15/15)电路图 -------------------102 14.43. C1, C2, C3, C4, C5, C6 和 V1 电路板方框图 (1/2)------------------------------------103 14.44. C1, C2, C3, C4, C5, C6 和 V1 电路板方框图 (2/2)------------------------------------104 14.45. C1 电路板 (1/2)电路图 --------------------105 14.46. C1 电路板 (2/2)电路图 --------------------106 14.47. C2 电路板电路图 ---------------------------107 14.48. C3 电路板 (1/2)电路图 --------------------108 14.49. C3 电路板 (2/2)电路图 --------------------109 14.50. C4 电路板 (1/2)和 V1 电路板电路图 ---------110 14.51. C4 电路板 (2/2)电路图 --------------------111 3 14.52. C5 电路板电路图 -------------------------- 112 14.53. C6 电路板 (1/2)电路图 ------------------- 113 14.54. C6 电路板 (2/2)电路图 ------------------- 114 14.55. SC 电路板方框图 -------------------------- 115 14.56. SC 电路板 (1/3)电路图 ------------------- 116 14.57. SC 电路板 (2/3)电路图 ------------------- 117 14.58. SC 电路板 (3/3)电路图 ------------------- 118 14.59. SU 电路板方框图 -------------------------- 119 14.60. SU 电路板 (1/2)电路图 ------------------- 120 14.61. SU 电路板 (2/2)电路图 ------------------- 121 14.62. SD 电路板方框图 -------------------------- 122 14.63. SD 电路板 (1/2)电路图 ------------------- 123 14.64. SD 电路板 (2/2)电路图 ------------------- 124 14.65. SS,S1,SS2 和 SS3 电路板方框图 ----------- 125 14.66. SS 电路板 (1/2) 和 S1 电路板电路图 --------- 126 14.67. SS 电路板 (2/2) 和 SS2 和 SS3 电路板电路图 - 127 14.68. Z 电路板和 H3 电路板方框图 ---------------- 128 14.69. Z 电路板 (1/2)和 H3 电路板电路图 --------- 129 14.70. Z 电路板 (2/2)电路图 -------------------- 130 15 部件布置--------------------------------------- 131 16 维修部品表------------------------------------- 132 17 更换部件清单----------------------------------- 133 17.1. 更换部件清单注意事项 --------------------- 133 17.2. 电器部件更换清单 ------------------------- 134 4 1 适用信号 5 2 安全警告 2.1. 一般准则 1. 维修时,检查引线的外观。如发现短路,更换所有因短路而过热或被损坏的部件。 2. 维修后,检查并确认所有的保护装置,如:绝缘隔障、绝缘纸、屏蔽等安装正确。 3. 维修后,进行以下漏电检查,以免用户遭受触电危险。 2.1.1. 漏电冷检查 1. 拔掉 AC 电源线,然后在插头的两个支脚间接上一根跳线。 2. 用欧姆计测量接上跳线的 AC 插头与设备上各外露的金属机 架部分(如螺丝头、连接端、调节杆等)之间的电阻值。当 外露金属部分有至机架的回路时,读数应在 1MΩ 和 5.2MΩ 之间。 当外露金属部分没有至机架的回路时,读数必定为 。 图 1 2.1.2. 漏电热检查 (见图 1) 1. 将 AC 电源线直接插入 AC 电源插座。进行检查时,请勿使用 隔离变压器。 2. 在设备上各外露金属部分和良好接地 (如水管)之间连接 一个 1.5kΩ,10W 的电阻,并与 0.15µF 的电容器并联,如 图 1 所示。 3. 用一只 1000Ω/V 或灵敏度更高的 AC 电压表测量穿过电阻的 电势。 4. 检查各外露金属部件并测量各点的电压。 5. 变换 AC 插座中的 AC 插头,并重复上述各项测量。 6. 任何点上的电势都不能超过 0.75V RMS。漏电测试仪 (Simpson299 型或类似型号)可用于热检测,其中漏电绝 不能超过 0.5mA。当测量值超出规定的限制时,可能会引 起触电。所以必须在机器返回用户手中之前对其进行修理 和再检测。 6 3 对静电灵敏设备 (ES)的静电放电保护 (ESD) 一些半导体(固态)装置很容易遭静电损坏。这些组件通常被称为静电灵敏装置(ES)。典型的 ES 装置有集成电路和一些场效应晶体 管以及半导体 “芯片”组件。以下方法通常被用来减少由于静电放电 (ESD)所产生的组件损坏。 1. 在处理任何半导体组件或是配备有半导体组件的设备之前,及时排除身体上由于接触到已知地线的任何静电放电。或者戴上市场 上出售的抗静电放电腕带,但是在待检设备通电之前应将其拿掉,以免遭受电击。 2. 在移动配有静电灵敏装置的电器组件之后,要将该组件放置于导体表面上 (如铝箔),以防组件静电电荷的产生或辐射。 3. 只采用一块接地端烙铁来联结或断开静电灵敏装置。 4. 只采用抗静电联结移动装置。一些不属于“抗静电(静电放电保护)”范围的联结移动装置会产生足以损坏静电灵敏装置的电荷。 5. 切勿使用类似氟利昂推进剂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产生足以损坏静电灵敏装置的电荷。 6. 在准备立即安装之前才能拆开静电灵敏替代装置的保护性包装。(大多数静电灵敏替代装置都是采用铅制包装,通过与传导泡 沫、铝箔或是类似的导体材料一起造成短路)。 7. 在拆掉静电灵敏替代装置上的铅制保护性材料之前,立刻将保护性材料与即将安装该装置的机芯或是电路组件相接触。 注意 确定机架或电路无电源,并遵守其它所有的安全措施。 8. 当处理未包装的静电灵敏替代装置时,尽量减小身体的动作幅度。(否则,一些无关紧要的动作如:衣服织物一起掠过或是从铺 有地毯的地板上抬起脚,都会产生足以损坏静电灵敏装置的静电 (静电放电))。 7 4 关于无铅焊接 (PbF) 注:在元素周期表中,铅以 Pb 表示。 在本手册中,Pb 表示有铅焊接,PbF 表示无铅焊接。 在制造中使用并且下文中讨论的无铅焊接是 (Sn+Ag+Cu)。 即:锡 (Sn),银 (Ag)和铜 (Cu),不过其它类型也可使用。 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本设备制造中使用了无铅焊接工艺。我们建议在维修和修理工作中最好使用无铅焊接,不过也允许使用有铅焊 接。 使用无铅焊接工艺制造的印刷电路板背面的树叶形符号 内有 PbF 字样。 注意 • 无铅焊接的熔点比标准焊接的高。通常熔点是超过 50~70°F (30~40°C)。请使用高温烙铁,并将其温度设为 700 ± 20°F (370 ± 10°C)。 • 在加热过度 (约 1100°F 或 600°C)时,无铅焊料可能会发生喷溅。 如果必须使用有铅焊接,请在焊接前先全部去除焊脚或焊接区上的无铅焊料。如果做到这点有实际困难,则确保无铅焊料加热到熔 化之后再进行有铅焊接。 • 在对双面电路板进行无铅焊接后,请检查部件侧部是否有过量焊料,否则会流到另一侧去。(见下图) 推荐的无铅焊料 有几种无铅焊料可供选购。本产品使用 Sn+Ag+Cu (锡 + 银 + 铜)焊料。 不过也可使用 Sn+Cu (锡 + 铜), Sn+Zn+Bi (锡 + 锌 + 铋)。

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素材,仅限学习交流,仅展示部分内容,如需查看完整内容,请下载原文件。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素材,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素材,未经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该素材,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77594475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