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 517-2004 粉刷石膏
)
)
)
)
)
)
)
)
)
)
ICS 9 1.100.10 Q 13 备 案 号 : 1菊 80- 2004 i c 中 华 Ik 民 共 和 国 建 材 行 Ak 标 准 J C/T 517- 2004 代替J C/ T 517- 1993 粉 刷 石 膏 Gypsum plaster 2004- 10- 20 发布 2005-04-01实施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国家 发展和 改 革 委 员 会 发布 J C /T 5 17- 200 4 月Ij 青 本标准是在 J C/T 517- 1993 《粉刷石膏》的基础上修订的,修订时参照了ASTM C 28/C28M(2000) 《石膏灰泥标准》、J IS A 6904 (1997) 《石膏灰泥) 等标准。 本标准与JC/T 517- 1993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 对产品的等级、标记做了修改,取消了粉刷石膏按强度分级的规定; — 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做了修改,修改了细度、强度和体积密度的指标: 同时增加了可操作时间、 保水率和剪切粘结强度等指标; — 对试验仪器与设备做了补充,修改了标准筛号,增加了保水率测定装置,小吨位抗压试验机和 新的抗压夹具; — 增加了新列试验项目的试验步骤,包括可操作时间的测定,保水率的测定和剪切粘结强度的测 定 ; — 对出厂检验的项目做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郑建国、张文才、汪卓敏、张增寿、朱连滨、杨桓、叶蓓红、董若兰、赵云龙、 尹巍、施金华、鲍先伟。 本标准委托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3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J C /T 5 1 7- 20 04 粉 刷 石 膏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粉刷石膏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 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建筑物室内各种墙面和项棚上进行底层、面层及保温层抹灰的粉刷石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T 1346- 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 T 24 19- 1994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 6003. 1- 1997 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 17669.3- 1999 建筑石膏 力学性能的测定 GB/T 17669.4- 1999 建筑石膏 净浆物理性能的测定 GB/T 17669.5- 1999 建筑石膏 粉料物理性能的测定 GB/ T 17671- 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J U T 547- 1994 陶瓷墙地砖胶粘剂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 粉刷石膏 gypsum plaster 二水硫酸钙经脱水或无水硫酸钙经锻烧和/或激发,其生成物半水硫酸钙(CaSO}· 1/2%0)和II 型无 水硫酸钙( 11型CaS时单独或两者混合后掺入外加剂,也可加入集料制成的抹灰材料。 3 . 2 面层粉刷石膏 gypsum plaster for finish coating 用于底层粉刷石膏或其它基底上的最后一层石膏抹灰材料。通常不含集料,具有较高的强度。 3 . 3 底层粉刷石膏 gypsum plaster for base coating 用于基底找平的石膏抹灰材料,通常含有集料。 3 . 4 保温层粉刷石膏 thermal insulation gypsum plaster 一种含有轻集料其硬化体体积密度不大于500 kg/m'的石膏抹灰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绝缘性。 3 . 5 可操作时间 workable time 粉刷石膏浆体在初凝以前,可进行施工操作的时间。 3. 6 保水率 water retentivity value J G T 517- 2004 新拌制的浆体在吸收性基底上,经毛细作用后保留的水量。以原始含水量的百分数表示。 4 分类和标记 4. 1 分类 粉刷石膏按其用途分类,见表1e 表1 分类 类别 面层粉刷石膏 底 层粉刷石膏 保温层粉刷石膏 代号 F B T 4 . 2 5 5 . 1 标记 标记的顺序为: 产品类别、代号及标准号。 示例 : 面层粉刷石 奋标 记如下: 面层粉刷 石资 F J C/T 517- 2004 技 术 要 求 细度 粉刷石膏的细度以1. 0 mm和0.2二方孔筛的筛余百分数计, 表2 细度 产品类别 } 面层粉刷石裔 其值应符合表2规定的数值。 底层 和保温层粉刷石* 一一1. omm }j-?1.MM* 0. 2mm )MMM* 粉一一040 5.2 凝结时间 粉刷石膏的初凝时间应不小于60 mi n,终凝时间应不大于8 h, 5. 3 可操作时间 粉刷石膏的可操作时间应不小于30 min, 5.4 保水率 粉刷石膏的保水率应不小于表3规定的数值。 表3 保水率 5. 5 强度 粉刷石青的强度应不小于表4规定的数值。 表4 强度 单位为兆帕 产 品类别 面层粉刷石青 底层 粉刷石青 保温层粉刷石 青 抗折 强度 3. 0 2. 0 抗 压强度 6 . 0 4. 0 0. 6 剪切粘结强度 0. 4 0. 3 5 . 6 体积密度 保温层粉刷石膏的体积密度应不大于500 kg/m'. 试验方法 试验仪器与设备 . 1 天平 66 . 16 12 J C I P 5 17- 20 04 采用感量为0. 1 g的天平或电子秤。 6, 1. 2 标准筛 采用GB/ T 6003. 1中的标准筛。方孔筛筛孔边长为1. 0 二和0. 2 mm,应有筛底和筛盖。 6. 1. 3 跳桌及附件 采用GB/T 2419中测定水泥胶砂流动度的跳桌及附件。 6. 1. 4 搅拌机 采用GB/ T 17671中的胶砂搅拌机,搅拌叶可装卸. 6. 1. 5 凝结时间测定仪 采用GB/ T 1346中规定的凝结时间测定仪,其中试针只用初凝针。 6. 1. 6 试模 采用GB/ T 17671中规定的试模。 6. 1.7 电热鼓风干燥箱 温控器灵敏度为土10C. 6.1.8 抗折试验机 采用GB/T 17671中规定的抗折强度试验机。 6. 1.9 抗压夹具及抗压试验机 采用GB/T 17671中抗压夹具,受压面积为40 mm X 40 mm, 抗压试验机的最大量程分别为20 kN和50 kN,示值相对误差均不大于1Y. , 6. 1. 10 保水率测定装置 保水率测定装置及T形刮板如图la、图lb所示。 1— 布 氏漏 斗; 2— 抽滤瓶 ; 3- 0型压力 计: 月一 调压 阀: 5- 接真空泵 图1a 保水率测定装置示意图 J C /T 5 1 7- 2 004 单位为毫米 20 ! 蕊 图 化 T 型刮板示意图 6. 1. 10. 1 布氏漏斗,内径 150 mm,深65 二,孔径2 mm,孔数 169 个。 6. 1. 10. 2 U 型压力计,管长 800 mm. 6. 1. 10. 3 真空泵,负压可达 106. 65 kPa (800 mmHg 柱) 。 6. 1. 10. 4 T形刮板,由厚为1 mm的硬质耐磨材料制成。 6. 1. 11 其他工器具 油灰刀、刮平刀、抹刀、钢板尺和量筒等。 6. 2 试样 试样按本标准第七章随机抽取后,保存在密封容器中,置于试验室条件下备用。 6.3 试验条件 试验室温度为(20士5) 'C , 空气相对湿度为(65士10) % 。粉刷石膏试样、拌和水及试模等仪器的温 度应与室温相同。 6.4 试验步骤 6. 4. 1 细度的测定 从密封容器中取出500 g试样,在(401 2) ℃下烘干至恒量(烘干时间相隔l h的质量差不超过l g即为 恒量) ,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将试样按下述步骤连续测定两次。 称取(501 0. 1) g试样,倒入带有筛底的1. 0 mm的方孔筛中,盖上筛盖,按GB/T 17669. 5进行试验。 再称取未经过筛的试样(50士0. 1) g,倒入带有筛底的0. 2 mm的方孔筛中,盖上筛盖,按GB/T 17669. 5 进行试验。 6. 4. 2 凝结时间的测定 6.4. 2. 1 标准扩散度用水最的测定 试验前用湿布抹擦跳桌台面、捣棒、截锥圆模和模套内壁. 并将截锥圆模和模套置于玻璃台面中心, 盖上湿布。 称取约1. 5L充分拌匀的试样,精确到5 g。在搅拌锅中加入估计为标准扩散度用水量的水。将试样 在30s内均匀地撒入水中静置I min. 湿润后用料勺搅拌1 mi n,然后用搅拌机慢速搅拌2 min,得到均匀 的石膏浆,迅速分两层装入截锥圆模内。第一层装到截锥圆模高的三分之二处,用圆柱捣棒自边缘至中 心均匀捣压15次,接着装第二层浆,装到高出截锥圆模约20 mm,同样用圆柱捣棒自边缘至中心均匀捣 压10次。其捣压深度为: 第一层捣至浆高度的三分之一,第二层捣至不超过己捣实的底层表面。装填和 捣实浆时,应用手将截锥圆模扶住,避免移动。 J C/T 517- 2004 捣压完毕,取下模套,用刮平刀将高出截锥圆模的浆刮去并抹平,然后垂直向上轻轻提起截锥圆模。 从装填浆至提起截锥圆模时间为2 min。立即开动跳桌,以每秒一次的速度连续跳动15次。 跳动完毕,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测量试饼的直径,精确到1咖,计算两个方向直径的平均值, 即标准扩散度。对于面层和底层粉刷石膏,它应等于(1651 5)mm,对于保温层粉刷石膏,它应等于(150 1 5) mm。否则,应改变加水量,重新拌合石膏浆再行试验、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记录连续两次石膏浆扩散度为标准扩散度时的加水量,该水量与试样的质量比(以百分数表示,精 确至1%) 1 即为标准扩散度用水量。 6.4.2.2 凝结时间的测定 利用具有标准扩散度用水量的石膏浆,取一部分倒入环形试模,进行凝结时间的测定,测定方法按 GB/T 17669. 4进行,但测定的时间间隔为5 mi ne 6.4.3 可操作时间的测定 采用具有标准扩散度用水量的石膏浆进行试验。每隔10 min重新将石膏浆在搅拌锅中用料勺搅拌1 mi n 随即分两层装入截锥圆模内按6. 4. 2. 1步骤测定其扩散度。从试样与水接触开始,当扩散度小于135 mm时所经历时间,即为各类粉刷石膏可操作时间。 6. 4. 4 保水率的测定 按图l a所示布氏漏斗的内径裁剪中速定性滤纸一张,将其铺在布氏漏斗底部,用水浸湿。 将布氏漏斗放到抽滤瓶上,开动真空泵,抽滤1 mi n,取下布氏漏斗,用滤纸将下口残余水擦净后 称量(GO,精确至0. 1 g, 采用具有标准扩散度用水量的石膏浆放入称量后的布氏漏斗内,用T型刮板在漏斗中垂直旋转刮平, 使料浆厚度保持在(10士0. 5) mm范围内。擦净布氏漏斗内壁上的残余石膏浆,称量(G.) , 精确至0. 1 go 从搅拌完毕到称量完成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5 mi ne 将称量后的布氏漏斗放到抽滤瓶上,开动真空泵。在30S之内将负压调至(53. 331 0. 67) kPa (400 mm 士5 mm汞柱) 。抽滤20 mi n,然后取下布氏漏斗,用滤纸将下口残余水擦净,称量(G,) . 精确至0. 1 g. 按式(1) 计算石膏浆的保水率R, 精确到1% , F. W, (K +W 大 = } 1一一 { L 峨 .K 」 x 100% ··· ··· ··· ··· ···· ··· ····· ⋯ ⋯ (1) 式中: R — 石膏浆的保水率,单位为百分数(% ); 斌一 等于佑2一G.),石膏浆原质氢 单位为克(g) W2一 等于(G2一Gj ,石膏浆失去的水质量,单位为克(g) G,— 布氏漏斗与滤纸质量,单位为克(g) G,— 布氏漏斗装入料浆后质量,单位为克(g) G, — 布氏漏斗装入料桨抽滤后质量,单位为克(g) K — 石膏浆的标准扩散度用水量,单位为百分数(%) 。 若连续两次测得的保水率与其平均值的差不大于3%,取该平均值作为试样的保水率,否则应重做 试验。 6.4.5 强度的测定 6.4.5. 1 杭折强度的测定 从密封容器中,称取约1. 5 L充分拌匀后的试样,精确至5g,并按标准扩散度用水量加水,按6.4. 2. 1 制备石膏浆。用料勺将料浆灌入预先涂有一薄层矿物油的试模内,试模振动和脱模程序按GB/T 17669.3 进行,但试件应在终凝l h后脱模. J C /T 517 - 20 0 4 脱模后的试件置于试验室条件下至第三天,然后在(40 1 2) ℃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24 h质 量减少不大于1 9即为恒量) 。干燥后的试件在试验室条件下冷却至室温,再进行抗折强度的测定。 抗折强度测定方法按GB/T 17669. 3进行。 6. 4. 5. 2 抗压强度的测定 抗压强度的测试方法按GB/ T 17669. 3进行,但抗压夹具的承压面积应为40 mm X 40 mm。抗压强度按 式 (2) 计 算 : ·‘· ’·· ··· ··· ··· ·· ··· ··· ·⋯ ⋯ (2) 式中: 凡—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 尸 — 破坏时的最大荷载,单位为牛顿(N) ; SC - 等于1 600,承压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 o 6. 4. 5. 3 剪切粘结强度的测定 剪切粘结强度是在水泥砂浆基材试件上进行测定的。 6. 4. 5. 3. 1 水泥砂桨基材试件的制备和养护 取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砂和水,按质量比1:3:0. 5配制成的砂浆,浇注入涂有水性脱模剂 的试模中,制成尺寸为120 mm X 100 mm X 10 mm的试件12个,在其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后,置于试验室条件 下养护24 h,脱模,移入标准养护箱中,继续养护至28d,然后放入(50土2)℃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 恒量(24 h质量变化小于1g视为恒量) ,置于试验室条件下备用。 6. 4.5. 3. 2 测定剪切粘结强度 将基材试件12个,按以下方法组成六个剪切粘结强度试件 (简称粘结试件) 。 首先在每块基材试件的成型底面上距短边一端头20 mm处划一道线。然后将具有标准扩散度用水量 的石膏桨均匀地涂抹在基材试件的划线范围内,并在该范围内按图2所示,埋入三根中4X 40二金属垫 丝,埋入深度10 mm,然后将另一块成型底面己涂石膏浆的基材试件与第一块基材试件相互平行地沿划 线错开压实在一起。(5- 10) min内轻轻抽出金属垫丝,刮去挤出的石膏浆,制成一个粘结试件。如此共 制成六个粘结试件,在试验室条件下放置3 d. 然后在(40 1 2)℃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24h质量 变化小于1g视为恒量) ,再在试验室条件下冷却至室温,在量程范围为20 kN的抗压试验机上进行剪切粘 结强度试验。测定时的加荷速度为(250士50) N/so J C /T 5 17- 2004 单位 为毫 米 1日3 1. 2. 3— 金属垫丝 。 图 2 剪切粘结强度试件规格及粘结位置示意图 剪切粘结强度按式 (3) 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0. 01 MPa. 二,,. , · ·⋯ (3) 式中: T — 剪切粘结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 尸— 破坏时的最大荷载,单位为牛顿(N) S, — 等于10000, 粘结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 计算六个粘结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平均值。如果测得的六个值与其平均值的差不大于平均值的巧%, 则用该平均值作为剪切粘结强度; 如果有某个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15%,应将此值舍去,以其余的值计 算平均值;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15%,应重做试验。 6.4. 6 体积密度的测定 利用干燥至恒量的抗折强度试件进行称量,精确至1g,计算三个试件的平均质量,按式(4)计算体 积密度: G Y二万 X 1000 .. ... .. ... .... ... ... ... .... ... (4) 式中; Y — 体积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 G — 试件平均质量,单位为克(9) ; V — 等于256,试件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的。 7 检验规则 7. 1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必须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包括: J C/T 517- 2004 a) 面层粉刷石膏: 细度、凝结时间、抗折强度、保水率: b) 底层粉刷石膏: 凝结时间、保水率、抗折强度; c) 保温层粉刷石膏: 凝结时间、体积密度、抗压强度。 7. 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应包括出厂检验全部项目,以及本标准第5章中所列其他项目。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原料、配方和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b) 产品停产满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c) 正常生产满半年时; d) 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机构抽查时。 7. 3 批量与抽样 7.3.1 批量: 以连续生产的60 t 产品为一批,不足60 t 产品时也以一批计。 7.3.2 抽样: 从一批中随机抽取10袋,每袋抽取约3L,总共不少于30 L, 7. 3.3 试样: 将抽取的试样充分拌匀,分为三等份,保存在密封容器中,以其中一份试样按第6章进 行试验,其余两份备用,在室温下保存三个月。 7. 4 判定 试样试验结果若所有指标均符合第5章相应的技术要求时,则判为该批产品合格。若有一项以上指 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即判该批产品不合格。若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可用其它两份试样对不 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复检结果,若两个试样均符合标准要求,则判该批产品合格: 若仍有一个试样不符 合标准要求,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8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8. 1 包装 粉刷石膏一般采用袋装或罐装。袋装时,可用带有塑料内衬的包装袋包装。 8. 2 标 志 包装袋或密封罐上应清楚标明产品标记,以及制造厂名、商标、批量编号、净质量、生产日期和防 潮标志。 8. 3 运输 粉刷石膏应在室内贮存,运输与贮存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不同型号的粉刷石膏应分别贮运, 不得混杂。 8. 4 贮存 粉刷石青在正常运输贮存条件下自生产之日算起,贮存期为六个月。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素材,仅限学习交流,仅展示部分内容,如需查看完整内容,请下载原文件。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素材,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素材,未经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该素材,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77594475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