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 43 湖南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规程

分类:地方标准 日期: 点击:0
DBJ 43 湖南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规程-0 DBJ 43 湖南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规程-1 DBJ 43 湖南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规程-2 DBJ 43 湖南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规程-3 DBJ 43 湖南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规程-4 DBJ 43 湖南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规程-5 DBJ 43 湖南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规程-6 DBJ 43 湖南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规程-7 DBJ 43 湖南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规程-8 DBJ 43 湖南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规程-9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 DBJ 43/T***-2019 J *****-2019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ulti-story precast concrete shear wall buildings (征求意见稿) 2019 年*月*日发布 2019 年*月*日实施 ---------------------------------------------------------------------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ulti-story precast concrete shear wall buildings DBJ 43/T***-2019 J *****-2019 主编单位: 批准部门: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出版社 前 言 为了提高农村居住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农村住宅产业化,保证农村产 业化住宅的设计、部品生产和施工安装质量,根据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 于印发湖南省 2018 年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第二批、第三批)的通知》(湘建科函 [2018]208 号)文件批准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多层装配 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规程》,由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南东方红住 宅工业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编制。 规程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试验研究和试点工程的设计 和施工,认真总结相关试验数据和工程经验,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并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建筑设计、结构与构 件设计、预制构件制作、预制构件安装、工程验收,共分 9 章。 本规程由湖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有限公 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 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至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高新 开发区枫林三路 1028 号,邮编:410217,联系电话:0731-88769777,电子邮箱: 429642963@qq.com),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东方红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麓谷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湖南东 方红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郑智洪、欧长红、梁建国、喻威、龚鹏、李时雨、张 志全、伍丹、濮玺、雷雄、雷柳红、朱继成、陈芳利、龙知理、吴亚萍、王吉波、 陈冠行、刘亚平、王建平、卢江、谷香、刘宇杰 本规程审定专家: 目次 1 总 则..........................................................................................................................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语..................................................................................................................2 2.2 符号..................................................................................................................3 3 一般规定.....................................................................................................................5 4 材 料...........................................................................................................................6 4.1 混凝土、钢筋和钢材......................................................................................6 4.2 保温材料...........................................................................................................7 4.3 连接材料...........................................................................................................8 4.4 其他材料........................................................................................................10 5 建筑集成设计..........................................................................................................11 5.1 一般规定........................................................................................................11 5.2 外围护系统....................................................................................................12 5.3 设备与管线系统.............................................................................................15 5.4 内装饰系统....................................................................................................15 6 结构系统设计..........................................................................................................17 6.1 一般规定........................................................................................................17 6.2 结构分析与构件设计....................................................................................17 6.3 连接设计........................................................................................................20 7 预制构件制作与检验............................................................................................25 7.1 一般规定........................................................................................................25 7.2 构件制作........................................................................................................26 7.3 构件检验........................................................................................................26 7.4 运输与堆放.....................................................................................................28 8 预制构件安装........................................................................................................30 8.1 一般规定........................................................................................................30 8.2 安装与连接.....................................................................................................30 8.3 防水施工......................................................................................................32 9 工程验收..................................................................................................................34 9.1 一般规定........................................................................................................34 9.2 安装与连接.....................................................................................................35 本规程用词说明..........................................................................................................37 引用标准名录..............................................................................................................38 条文说明......................................................................................................................41 Contents 1 General.....................................................................................................................1 2 Terms and Symbols.................................................................................................. 2 2.1 Terms..............................................................................................................2 2.2 Symbols..........................................................................................................3 3 General requirements............................................................................................... 5 4 Materials...................................................................................................................6 4.1 Concret,reinforcing bar and steel.................................................................. 6 4.2 Thermal materials...........................................................................................7 4.3 Connection materials......................................................................................8 4.4 Other materials.............................................................................................10 5 Architectural integrated design...............................................................................11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1 5.2 Envelope system...........................................................................................12 5.3 Equipment and Pipeline System...................................................................15 5.4 Internal fitting and conduit .........................................................................15 6 Structure System design.........................................................................................17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17 6.2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Component Design................................................ 17 6.3 Connection Design.......................................................................................20 7 Manufacturing and inspection..............................................................................25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25 7.2 Manufacturing..............................................................................................26 7.3 Inspection..................................................................................................... 26 7.4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28 8 Precast component erection..................................................................................30 8.1 General requirements................................................................................... 30 8.2 Erection and connection...............................................................................30 8.3 Waterproof construction...............................................................................32 9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34 9.1 General requirements................................................................................... 34 9.2 Erection and connection...............................................................................3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37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8 Explanation.................................................................................................................. 41 1 1 总 则 1.0.1 为加快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在多层建筑的推广应用,促进湖南省建 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经济合理、保护环 境,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及 7 度以下地区的 6 层及 6 层以下装配 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的设计、构件预制、施工安装及工程质量验收。 1.0.3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 precast concrete shear wall buildings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 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2.1.3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系统 precast concrete shear wall structures system 由预制混凝土墙板和预制混凝土楼板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 结构。 2.1.4 外围护系统 envelope system 由建筑外墙、屋面、外门窗及其他部品部件等组合而成,用于分隔建筑室内 外环境的部品部件的整体。 2.1.5 设备与管线系统 facility and pipeline system 由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电气和智能化、燃气等设备与管线组合而成, 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整体。 2.1.6 内装系统 internal fitting system 由楼地面、墙面、轻质隔墙、吊顶、内门窗、厨房和卫生间等组合而成,满 足建筑空间使用要求的整体。 2.1.7 预制混凝土夹心外墙板 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external panel 中间夹有保温层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墙板内叶为承重部件,外叶为非承重 部件,为非组合式夹心板。简称夹心外墙板。 2.1.8 预制混凝土夹心内墙板 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interior panel 通过连接件和混凝土实心区域将内叶和外叶连接在一起,共同抵抗外荷载作 用的预制混凝土夹心板,为组合式夹心板。简称夹心内墙板。 2.1.9 钢筋混凝土板叶 reinforced concrete wythes 预制混凝土夹心外墙板的钢筋混凝土外层部件,起承重或维护作用。靠室外 3 一侧的板叶称为外叶,靠室内一侧的板叶称为内叶。 2.1.10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grout sleeve splicing of rebars 在金属套筒中插入单根带肋钢筋并注入灌浆料拌合物,通过拌合物硬化形成 整体并实现传力的钢筋对接连接方式。 2.1.11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 rebar lapping in grout-filled hole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在孔道中插人需搭接的钢筋,并灌注水泥基 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方式。 2.1.12 水平锚环灌浆连接 connection between precast panel by post-cast area and horizontal anchor loop 同一楼层预制墙板拼接处设置后浇段,预制墙板侧边甩出钢筋锚环并在后浇 段内相互交叠而实现的预制墙板竖缝连接方式。 2.1.13 热桥比 thermal bridge ratio 预制混凝土夹心外墙板的混凝土实心区域面积占墙板总面积的百分比。 2.1.14 混凝土实心区域 concrete solid zone 预制混凝土夹心外墙板的局部区域的内叶和外叶采用混凝土连成整体,以传 递外叶竖向荷载和满足预制构件脱模、起吊的要求。 2.2 符号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y、fy '——普通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As——混凝土实心区域面积; Ap——夹心墙板面积; ——热桥比; K——外墙平均传热系数; φ ——外墙加权平均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按《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DBJ43-001 取值; 4 1 、2——保温层、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Ri、Re——外墙内表面的换热阻和外表面的换热阻; d——插筋直径或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hw——墙厚; Δue——楼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 h——层高; la——钢筋的锚固长度。 5 3 一般规定 3.0.1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系统的外墙宜采用预制混凝土夹心外墙板,内 墙板宜采用预制混凝土实心墙板,楼面板宜采用预制混凝土实心楼板,屋面板宜 采用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隔墙宜采用轻质墙板。 3.0.2 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构造及配件应标准化、系列化,并应采用少规格、 多组合的原则,满足构件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的要求。 3.0.3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GB 50010 的基本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2 装配整体式结构宜采用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筋; 3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节点和接缝应受力明确、构造可靠,并应满足承载力、 延性和耐久性等要求; 4 应根据连接节点和接缝的构造方式和性能,确定结构的整体计算模型。 3.0.4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的拆分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 预制构件应符合模数协调原则,优化预制构件的尺寸、减少预制构件的种 类; 2 预制构件的连接部位宜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连接接缝构造应简单; 3 预制构件应与施工吊装能力相适应,并便于施工安装,便于进行质量控制 和验收。 3.0.5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的设计、制作、运输、安装及运营维护管理等 过程宜采用 BIM 技术。 3.0.6 设备及管线系统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预留预埋应满足结构专业相 关要求,不应在预制构件安装后凿剔沟、槽、孔、洞等。 6 4 材 料 4.1 混凝土、钢筋和钢材 4.1.1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且不宜高于 C40;当采用轻骨料 混凝土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LC30;预制预应力构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不应低于 C30;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 4.1.2 预制混凝土构件节点及接缝处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预制构件的混 凝土强度等级,其它性能应符合表 4.1.2 的规定。 表 4.1.2 节点及接缝处后浇混凝土性能要求 项 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标准 泌水率(%) 3.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 坍落度 (mm) 初始值 20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 灌注时 180 膨胀率 (%) 3d 0.025 0.5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 孔混凝土》JC861 4.1.3 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受力钢筋可采用 HPB300、HRB400、HRB400E、HRBF400 钢筋,分布钢 筋可采用 HPB300; 2 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的钢筋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其屈服强 度标准值不应大于 500MPa,极限强度标准值不应大于 630MPa; 3 吊环应采用 HPB300 钢筋制作,不应采用冷加工钢筋,吊装用内埋式螺母 或吊杆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4.1.4 混凝土、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规定,钢筋焊接网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 7 术规程》JGJ 114 的相关规定。 4.1.5 钢材的选用及性能指标和要求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的规定。 4.2 保温材料 4.2.1 预制混凝土夹心外墙板的夹心保温材料可采用有机类和无机类保温材料, 其产品品质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4.2.2 有机类保温板燃烧性能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 分级》GB 8624 中 B1 级的要求,无机类保温板燃烧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 中 A 级的要求。 4.2.3 聚苯乙烯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l 模塑聚苯乙烯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 统材料》GB/T 29906 中 039 级产品的有关规定; 2 挤塑聚苯乙烯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挤塑聚苯板(XPS)薄抹灰外墙外 保温系统材料》GB/T 30595 的有关规定。 4.2.4 硬泡聚氨酯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T 21588 中对Ⅲ类产品的有关规定。 4.2.5 酚醛泡沫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绝热用硬质酚醛泡沫制品(PF)》GB/T 20974 中对Ⅱ类产品的有关规定。 4.2.6 泡沫玻璃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泡沫玻璃绝热制品》JC/T 647 中对Ⅱ类 产品的有关规定。 4.2.7 发泡水泥板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2.7 的要求。 表 4.2.7 发泡水泥板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干密度,kg/ m3 ≤260 GB/T 5486 导热系数,W/(m·K) ≤0.070 GB/T 10294 或 GB/T 10295 抗压强度,MPa ≥0.40 GB/T 5486 垂直板面抗拉强度,MPa ≥0.10 JGJ 144 8 体积吸水率,% ≤10 GB/T5486 干燥收缩值,mm/m ≤0.40 GB/T11969 中的标准法 软化系数 ≥0.60 GB/T 20473 燃烧性能级别 A 级 GB 8624 注:在试验前,应将试件放在温度为(65±5)℃干燥箱内烘干至前后两次相隔 4h 质量差不 大于 1g 时的恒定质量。 4.3 连接材料 4.3.1 预制混凝土夹心板内外叶连接件宜采用纤维增强塑料(FRP)连接件或不锈钢 筋连接件。当有可靠依据时,可采用其他类型连接件。 4.3.2 纤维增强塑料(FRP)拉结件应采用耐碱型 FRP,并符合下列规定: 1 纤维增强塑料(FRP)连接件由纤维增强塑料连接板(杆)和套环组成。 宜采用拉挤成型工艺制作,端部宜设计成带有锚固槽口的形式,其材料力学性能 指标应符合表 4.3.2 的要求; 表 4.3.2 纤维增强塑料(FRP)连接件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拉伸强度,MPa ≥700 GB/T 1447 拉伸弹模,GPa ≥42 GB/T 1447 抗剪强度,MPa ≥40 JC/T 773 2 纤维增强塑料(FRP)拉结件宜用单向粗纱与多向纤维布复合,采用拉挤 成型工艺制作,拉结件的纤维体积含量不宜低于 60%。 4.3.3 不锈钢筋连接件的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3.3 的要求。 表 4.3.3 不锈钢筋连接件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屈服强度,MPa ≥380 GB/T 228 拉伸强度,MPa ≥500 GB/T 228 拉伸弹模,GPa ≥190 GB/T 228 抗剪强度,MPa ≥300 GB/T 6400 4.3.4 用于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的镀锌金属波纹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 9 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 225 的有关规定。镀锌金属波纹管的钢带厚度不宜小于 0.3mm,波纹高度不应小于 2.5mm。 4.3.5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以及墙板水平接缝应采用水泥基灌浆料,灌浆料的 性能满足表 4.3.5 的要求。 表 4.3.5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用灌浆料性能要求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标准 泌水率(%) 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 流动度 (mm) 初始值 200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 术规范》GB/T50448 30min 保留值 150 竖向膨胀率 (%) 3h 0.02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 术规范》GB/T50448 24h 与 3h 的膨胀率之差 0.02~0.5 抗压强度 (MPa) 1d 35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 术规范》GB/T50448 2d 55 28d 80 氯离子含量(%) 0.05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 验方法》GB/T8077 4.3.6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采用的套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 JG/T 398 的规定;采用的灌浆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JG/T 408 的规定;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 技术规程》JGJ 107 中Ⅰ级接头的性能要求。 4.3.7 钢筋锚固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 256 的规 定。 4.3.8 预制构件连接用预埋件、钢材、螺栓、锚栓、铆钉以及焊接材料应符合现 10 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钢结构焊接规定》GB50661 以及行业标准《钢结构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的规定。 4.4 其他材料 4.4.1 外墙板接缝处的密封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密封胶应选用耐候性密封胶,密封胶应与混凝土具有相容性,以及规 定的抗剪切和伸缩变形能力;密封胶尚应具有防霉、防水、防火、耐候等性能; 密封胶不应含有污染饰面材料、金属窗框的不利添加物; 2 硅酮、聚氨酯、聚硫建筑密封胶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酮建筑密封 胶》GB/T 14683、《聚氨酯建筑密封胶》JC/T 482、《聚硫建筑密封胶》JC/T 483 的规定。 4.4.2 建筑室内装修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 规范》GB 50325 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 的有关规定。 4.4.3 非承重隔墙宜采用轻质墙板,其表观密度≤800kg/m3,性能应符合相应的 产品标准要求。 11 5 建筑集成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应模数协调,采用模块组合的标准化设计,将 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和内装饰系统进行集成。 5.1.2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应按照集成设计原则,将建筑、结构、给水排 水、暖通空调、电气、智能化和燃气等专业之间进行协同设计。 5.1.3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设计应符合相关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建筑模 数宜按下列规定采用: 1 开间、进深、门窗洞口宽度宜采用水平扩大模数数列 2nM 、3nM(n 为 自然数); 2 梁、板、隔墙等分部件的截面尺寸宜采用竖向扩大模数数列 nM; 3 建筑物的高度、层高和门窗洞口高度等宜采用竖向扩大模数数列 nM; 4 构造节点和分部件的接口尺寸等宜采用分模数数列 nM /2、nM /5、nM /10。 5.1.4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大开间大进深、空间灵活可变的布置方式; 2 平面布置应规则,承重构件布置应上下对齐贯通,外墙洞口宜规整有序; 3 设备与管线宜集中设置,并应进行管线综合设计。 5.1.5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立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墙、阳台板、空调板、外窗、遮阳设施及装饰等部品部件宜进行标准化 设计;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宜通过建筑体量、材质肌理、色彩等变化,形成丰富多 样的立面效果; 3 预制混凝土外墙的装饰面层宜采用清水混凝土、装饰混凝土、免抹灰涂料 和反打面砖等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 5.1.6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有关防火、防水、保温、隔热 12 及隔声等要求。 5.2 外围护系统 5.2.1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的节能设计应符合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 以及《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3/001 的有 关规定。 5.2.2 预制混凝土夹心外墙板夹心层采用挤塑聚苯板 XPS 或模塑聚苯板 EPS 时, 厚度不应小于 30mm;当采用其它保温材料时夹心层厚度应根据建筑节能设计计 算确定。 5.5.3 层间楼板、分户墙、楼梯间隔墙、外走廊隔墙可采用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夹 心板,其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 的规定。 5.5.4 预制混凝土夹心板的热桥比可按式(5.5.4)计算,且保温层分别采用 30mm、 40mm、50mm 厚聚苯乙烯板时,预制混凝土夹心外墙板的热桥比分别不应大于 4%、10%、13%。 s p 100% A A    (5.5.4) 式中:As——混凝土实心区域面积,m2; Ap——夹心墙板面积,m2。 5.5.5 预制混凝土夹心外墙板水平接缝应采用构造防水和材料防水相结合,采用 企口缝或高低缝,内叶处采用抗收缩砂浆灌实(如图 5.5.5)。 13 图 5.5.5 水平构造防水缝示意图 1—预制楼板;2—墙板内叶;3—墙板外叶;4—保温材料;5—发泡聚乙烯(PE)棒;6— 建筑密封胶;7—抗缩砂浆;8—后浇抗缩混凝土 5.5.6 夹心外墙板竖缝外叶处宜采用防水胶密封,并在夹心外墙板的水平缝和垂 直缝交叉处设置排水孔,并设置防水卷材(如图 5.5.6)。 a)平接 b)转角 图 5.5.6 竖向缝构造防水缝示意图 1—墙板外叶;2—墙板内叶;3—保温材料;4—发泡聚乙烯(PE)棒;5—建筑密封胶;6 —后浇抗缩混凝土;7—防水卷材;8—预制楼板 14 5.5.7 接缝的材料防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板缝宽度不宜大于 20mm; 2 材料防水的嵌缝材料应选用防水性能、耐候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优良的防水 密封胶,嵌缝深度不得小于 20mm; 3 接缝处密封胶的背衬材料宜选用聚乙烯塑料(PE)棒或发泡氯丁橡胶,其 直径应不小于 1.5 倍缝宽。 5.5.8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平屋面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坡屋面宜采 用预制混凝土夹心板,板缝宜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或发泡聚氨脂填充,其防 水构造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5.5.9 门窗框与墙体间的防水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缝隙宜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或发泡聚氨脂填充; 2 窗框宜设置在墙板夹心层处; 3 外墙防水层应延伸至门窗框,防水层与门窗框间应预留凹槽,并应嵌填密 封材料; 4 门窗上楣的外口应做滴水线; 5 外窗台应设置不小于 5%的外排水坡度。 图 5.5.9 门窗框防水立剖面构造 1-窗框;2-密封材料;3-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或发泡聚胺脂;4-抹平层 5.5.10 预制夹心外墙板中挑出墙面的下列部件,宜在其底部周边设置滴水: 1 阳台; 2 外天沟; 3 雨棚; 15 4 女儿墙压顶; 5 外挑窗台; 6 其它凸出墙面的构件。 5.3 设备与管线系统 5.3.1 给水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给水系统与配水管道、配水管道与部品的接口形式及位置应便于维修更换; 2 部品内设置给水分水器时,分水器与用水器具的管道应一对一连接,管道 中间不得出现接口,并宜采用装配式的管线及其配件连接。分水器设置位置应有 排水措施,并便于检修。 5.3.2 卫生间宜采用同层排水设计,并整体制作安装。 5.3.3 设备管线宜预留和预埋,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设备管线应进行综合设计,减少平面交叉; 2 竖向管线宜集中布置,并应满足维修更换的要求; 3 竖向电气管线宜统一设置在预制墙板内或装饰墙面内,电气管线布置应保 持安全间距; 4 建筑的部件之间、部件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应采用标准化接口。 5.3.4 隔墙内预留有电气设备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满足隔声及防火的要求。 5.3.5 设备管线穿过楼板的部位,应采取防水、防火、隔声等措施。 5.3.6 当采用地面辐射供暖时,地面和楼板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面辐 射供暖技术规程》JGJ 142 的规定。 5.4 内装饰系统 5.4.1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的内装系统的集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内装设计应与建筑设计、设备与管线设计同步进行; 2 宜采用装配式楼地面、墙面、吊顶等部品系统; 16 3 住宅建筑宜采用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及整体收纳等部品系统。 5.4.2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宜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集成化内外装部品,并符 合下列规定: 1 装饰部品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 2 便于干式施工安装、拆卸; 3 易于维护管理和检修更换,且维修更换时应避免破坏主体结构和相邻部品。 5.4.3 轻质条板隔墙的墙板接缝处应进行密封处理,隔墙端部与结构系统应有可 靠连接,其设计应符合行业标准《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 的有 关规定。 5.4.4 轻质隔墙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结合室内管线的敷设进行构造设计,避免管线安装和维修更换对墙体造 成破坏; 2 应满足不同功能房间的隔声要求; 3 应在吊挂空调等部位设置加强板或采取其他可靠加固措施。 5.4.5 预制普通钢筋混凝土隔墙板与结构体系的连接应采用柔性连接。 5.4.6 楼地面、吊顶、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等内装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标 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 的规定。 17 6 结构系统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按表 6.1.1 确 定。 表 6.1.1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的抗震等级 设防类别 6 度 7 度 乙类 四级 三级 丙类 四级 四级 6.1.2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对称,质量、刚度、 承载力分布宜均匀。 6.1.3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宜均匀、无突变和错层。 6.1.4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建筑的墙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墙板宜上下对齐、连续; 2 分户墙宜在同一平面内; 3 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 6.1.5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的高宽比,在抗震设防为 6 度时不宜超过 3.5, 在抗震设防为 7 度时不宜超过 3.0。 6.1.6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GB 5000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 及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JGJ1 等的相关规定。 6.2 结构分析与构件设计 6.2.1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8 1 可采用弹性方法进行结构分析,节点和接缝可按现浇混凝土进行模拟; 2 采用水平锚环灌浆连接墙体可作为整体构件考虑,结构刚度宜乘以折减系 数 0.85~0. 95; 3 墙肢底部的水平接缝可按照整体式接缝进行设计,并取墙肢底部的剪力进 行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验算; 4 预制墙板的轴压比,三级时不应大于 0.15,四级时不应大于 0.2; 5 在风荷载或多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与 层高之比Δue/h 不宜大于 1/1200。 6.2.2 预制混凝土混凝土实心墙板的厚度不宜小于 14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 1/25;预制混凝土夹心外墙板厚度不应小于 220mm,内叶厚度均不宜小于 140mm, 外叶厚度不宜小于 50mm;预制混凝土夹心内墙板厚度不应小于 200mm,内、 外叶厚度宜相同,且均不宜小于 80mm。 6.2.3 预制混凝土混凝土墙板内分布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混凝土实心墙板厚度及预制夹心墙板内叶厚度不小于 140mm 时,应 配置双排双向分布钢筋网; 2 预制混凝土实心墙板、预制混凝土夹心内墙板及预制夹心外墙板的内叶水 平及竖向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 0.15%; 3 预制夹心外墙板内叶厚度小于 140mm 及预制夹心墙板外叶,宜采取单排 钢筋网,水平及竖向分布筋直径宜为 6mm,间距不大于 250mm。 6.2.4 预制混凝土墙板应在水平或竖向尺寸大于 800mm 的洞边、一字墙墙体端 部、纵横墙交接处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构造边缘构件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墙厚,且不宜小于 200mm ,截面宽度同 墙厚; 2 构造边缘构件内应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箍筋、箍筋架立筋,构造边缘构件 的纵向钢筋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应配置 1 根纵向钢筋,直径不小于 22mm,箍 19 筋架立筋为 4 根,直径不小于 8mm,箍筋直径不小于 6mm,间距不大于 200。 3 上下层构造边缘构件纵向受力钢筋应直接连接,可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浆 锚搭接连接;箍筋架立筋可不伸出预制墙板表面。 6.2.5 预制混凝土混凝土夹心外墙板的内外叶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捧状和片状连接件宜采用矩形布置,桁架式连接件宜采用等间距布置,连 接件间距不应大于 400mm,且距板边缘距离宜为 100mm~200mm; 2 连接件在墙体单侧混凝土板叶中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 30mm,其混凝土保 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25mm。 6.2.6 预制混凝土混凝土外墙板的混凝土实心区域(如图 6.2.6)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吊装点、墙板顶部和底部宜设置混凝土实心区域; 2 单个实心区面积不小于 40000mm2。 图 6.2.6 混凝土实心区域 1-夹心墙板内叶;2-保温层;3-夹心墙板外叶;4-混凝土实心区域 6.2.7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的楼面板宜采用预制楼板,屋面板宜采用叠合 楼板,平面复杂或开洞较大的楼层宜采用现浇楼盖。楼盖结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 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装配式混凝 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 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 的有关规定。 6.2.8 墙板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20 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中的有关规定,当采用工厂化制作时,可 适当减小保护层厚度。 6.3 连接设计 6.3.1 预制混凝土墙板接缝的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 50010 的规定,接缝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JGJ 1 的规定。 6.3.2 上下层预制墙板的竖向钢筋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竖向钢筋可采用浆锚搭接连接或套筒灌浆连接; 2 预制墙板的竖向分布钢筋可采用单排连接; 3 穿过水平接缝的连接钢筋配筋率不应低于墙板竖向钢筋配筋率,直径宜为 14~20mm,间距不大于 1m,且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行业标准《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 的规定。 6.3.3 预制混凝土墙板水平接缝纵向钢筋处采用浆锚搭接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 波纹管采用防锈金属波纹管,内径不小于 30+d(d 为插筋直径,mm), 壁厚不小于 0.3mm,其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 的规定; 2 插筋锚固长度不小于 35d; 3 采用抗收缩水泥基灌浆料灌注密实,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预制构件混凝土强 度等级。 6.3.4 预制混凝土墙板水平接缝处纵向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应符合行业标 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 的有关规定。 6.3.5 预制混凝土墙板水平缝高度宜为 20mm,采用多层金属垫片分开,用抗收缩 灌浆料将水平缝灌实。 21 6.3.6 楼层内相邻预制混凝土墙板之间的竖向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交接处的预制墙板边缘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不少于 4φ12, 伸出箍筋不少于预制墙板水平分布筋; 2 竖向接缝处应设置后浇段,后浇段横截面面积不宜小于 0.01m2,且宽度不 宜取墙厚 hw,长度不宜小于 2hw;后浇段应采用水泥基灌浆料灌实,水泥基灌浆 料强度不应低于预制墙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3 竖向接缝内应配置截面面积不小于 200mm2 的节点后插纵筋;上下层节点 后插筋可采用搭接连接或灌浆套筒连接。 a 对接 b 角部连接 c 丁字形连接 图 6.3.6 墙板竖缝连接 1—墙板伸出箍筋;2—预制墙端纵向钢筋;3—后加箍筋;4—纵向插筋;5—后浇混凝土; 6—连接钢板;7—模板固定套筒;8—发泡聚苯乙烯棒;9-建筑防水胶;10-穿墙套管 6.3.7 预制混凝土楼板与外墙板连接处应设置混凝土叠合区域(如图 6.3.7),混凝 土叠合区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叠合区域的预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 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 于 60mm; 2 叠合区域的宽度宜为 300mm~500mm; 22 3 预制楼板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入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 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5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板 顶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入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锚固长度不应 小于 la; 4 墙板竖向分布钢筋应伸入到楼板顶部钢筋处; 5 墙板顶圈梁上部应设置 2 根纵向通长钢筋,直径不小于 12mm; 6 墙板顶部圈梁及叠合板后浇部分宜用抗收缩后浇混凝土浇注。 图 6.3.7 楼板与外墙板连接 1—预制楼板;2—后浇混凝土;3—金属波纹管;4—插筋;5—夹心板内叶;6—夹心板外叶; 7—保温层;8—发泡聚苯乙烯棒;9-建筑防水胶;10-纵向通长钢筋 6.3.8 预制混凝土楼板与内墙板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楼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 80mm,当墙厚不能满足搁置长度要 求时可设置牛腿; 2 在预制内墙板竖向连接钢筋处,板端预留 2 根直径不小于 8mm 钢筋与竖 向连接钢筋拉结; 3 板端接缝宜用抗收缩砂浆填实。 23 1-1 图6.3.8 楼板与内墙板连接 1—预制楼板;2—拉结钢筋;3—竖向连接钢筋;4—金属波纹管 6.3.9 预制板间接缝可采用局部叠合区域(图 6.3.9),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局部叠合区域宽度不宜小于 300mm; 2 预制板在接缝处设置 U 形钢筋,直径不小于 8mm,间距不大于 300mm; 3 板底和板顶应设置加强钢筋,直径不小于 8mm,间距不大于 300mm; 4 后浇带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预制楼板的抗收缩后浇混凝土填实。 图 6.3.9 楼板与楼板连接 1—预制楼板U形钢筋;2—纵向钢筋; 3—板顶加强筋;4—板底加强筋;5—后浇 混凝土;6—预制楼板 6.3.10 预制墙板与阳台板(空调板)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阳台板(空调板)宜与楼板整体预制,预制墙板竖向锚固筋处应预设孔洞; 2 阳台板(空调板)板顶标高低于楼板 20~30mm。 24 图 6.3.10 阳台板(空调板)与外墙板连接 1—夹心板内叶;2—夹心板外叶;3—保温层;4—金属波纹管;5-插筋;6—预制楼板;7— 预制阳台板(空调板);8—发泡聚苯乙烯棒;9-建筑防水胶;10-纵向通长钢筋;11—后 浇混凝土 6.3.11 预制墙板与基础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地坪±0.000 标高处应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圈梁上表面应设置粗糙 面; 2 预制墙板与圈梁顶面之间的接缝可采用浆锚连接; 3 现浇混凝土圈梁截面边长不宜小于 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 C25, 纵向钢筋不宜少于 4φ12mm,箍筋直径不小于 6mm,间距不大于 250mm。 图 6.3.11 墙板与基础连接 1—夹心板外叶;2—保温层;3—发泡聚苯乙烯棒;4—建筑防水胶;5—基础;6—插筋; 7—夹心板内叶;8—金属波纹管 6.3.12 非承重隔墙板与承重结构之间的连接应采用钢卡,并应使用胀管螺丝、射 钉固定,钢卡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25 1 隔墙板与顶部楼板的接缝处,钢卡间距不应大于 600mm; 2 隔墙板与主体墙、柱的接缝处,钢卡可间断布置,且间距不应大于 lm; 3 接板安装的条板隔墙,条板上端与顶板、结构梁的接缝处应加设钢卡进行 固定,且每块条板不应少于 2 个固定点。 6.3.13 预制墙板的连接部位,应采取下列防裂措施: 1 应在对接缝隙内填满、灌实粘结材料,企口接缝处应采取抗裂措施; 2 隔墙板阴阳角处以及隔墙板与建筑主体结构结合处应作专门防裂处理。 26 7 预制构件制作与检验 7.1 一般规定 7.1.1 预制构件宜在专门工厂按照构件设计制作图要求进行生产制作,生产条件 及设备应满足生产工艺和质量检验的要求。 7.1.2 预制构件的原材料质量、钢筋加工和焊接的力学性能、混凝土强度、构件 结构性能、装饰材料、保温材料及拉结件的质量等均应根据现行有关标准进行检 查和检验,应具有完整的生产操作依据和质量检验记录。 7.1.3 预制构件生产前,应对预制构件脱模、翻转、起吊过程的构件承载力、构 件变形以及吊具、预埋吊件的承载力进行验算,并编制构件设计制作图,构件设 计制作图应包含下列内容: 1 单个预制构件模板图、配筋图; 2 预埋吊件及其连接件构造图; 3 保温、密封和饰面等细部构造图。 7.1.4 预制构件生产前,应编制构件生产方案,构件生产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生产计划及生产工艺; 2 模具计划及组装方案; 3 构件制作工艺流程; 4 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5 物流管理计划; 6 成品保护措施。 7.1.5 预制构件的质量检验应按模具、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等检验项目进行, 当各检验项目的质量均合格时,方可评定为合格产品。预制构件验收合格后应统 一进行标识,标识应满足唯一性和可追溯性要求。 7.1.6 预制构件的制作和检验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 27 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 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JGJ 1 的有关规定。 7.2 构件制作 7.2.1 模具组装应按照组装顺序进行,对于特殊构件,钢筋应先入模后组装。 7.2.2 预制夹心板宜采用水平浇筑方式成型,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制作: 1 夹心外墙板:铺设外叶钢筋、浇筑外叶混凝土、铺设保温材料、安装连接 件、铺设内叶板钢筋、浇筑内叶墙板混凝土; 2 夹心内墙板:铺设混凝土外叶及肋的钢筋、浇筑混凝土外叶、铺设保温材 料、安装连接件、铺设混凝土内叶钢筋、浇筑板肋及内叶混凝土。 7.2.3 钢筋骨架或网片装入模具后,宜采用专用钢筋定位件,混凝土浇筑前,应 逐项对模具、钢筋、钢筋骨架、钢筋网片、连接套筒、拉结件、预埋件、吊具、 预留孔洞、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进行检查和验收。 7.3 构件检验 7.3.1 预制构件的允许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7.3.1 的规定。预制构件有粗 糙面时,与粗糙面相关的尺寸允许偏差可适当放松。 表7.3.1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长度 板、梁、 柱、桁架 <12m ±5 尺量检查 ≥12m 且<18m ±10 ≥18m 土 20 墙板 ±4 宽度、 高(厚) 度 板、梁、柱、桁架截面尺寸 ±5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 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 大处 墙板的高度、厚度 土 3 表面平 整度 板、梁、柱、墙板内表面 5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墙板外表面 3 28 侧向弯 曲 板、梁、柱 l/750 且≤20 拉线、钢尺量最大侧 向弯曲处 墙板、桁架 l/1000 且≤20 翘曲 板 l/750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 墙板 l/1000 对角线 差 板 10 钢尺量两个对角线 墙板、门窗口 5 挠度变 形 梁、板、桁架设计起拱 ±10 拉线、钢尺量 最大弯曲处 梁、板、桁架下垂 0 预留孔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检查 孔尺寸 ±5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量检查 洞口尺寸、深度 ±10 门窗口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检查 宽度、高度 ±3 预埋件 预埋件锚板中心线位置 5 尺量检查 预埋件锚板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 0,-5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 2 预埋螺栓外露长度 +10,-5 预埋套筒、螺母中心线位置 2 预埋套简、螺母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 0,-5 线管、电盒、木砖、吊环在构件平面的中 心线位置偏差 20 线管、电盒、木砖、吊环与构件表面混凝 土高差 0,-10 预留插 筋 中心线位置 3 尺量检查 外露长度 +5,-5 键槽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检查 长度、宽度、深度 ±5 注:1 l为构件最长边的长度(mm); 2 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道位置偏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较 大值。 7.3.2 陶瓷类装饰面砖与构件基面的粘结强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 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 110 和《外墙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136 等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工程、同一工艺的预制构件分批抽样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单。 29 7.3.3 内外叶墙板之间的拉结件类别、数量及使用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同一工程、同一工艺的预制构件分批抽样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单、质量证明文件及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7.3.4 夹心墙板用的保温材料类别、厚度、位置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量测,检查保温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 7.3.5 预制构件出厂前应进行混凝土强度、观感质量、外形尺寸、预埋件、钢筋 位置安装偏差等检验 。 7.3.6 预制构件生产单位应通过统一的信息系统制作带有唯一性识别码的芯片或 二维码 , 出厂构件采用预埋芯片或粘贴二维码进行标识,芯片或二维码信息内 容应包含工程名称、构件名、型号、生产单位、执行标准、制作浇筑日期、出厂 日期、合格/修补状态、合格证号、质检人、生产负责人、驻厂监理人、验收及 监管等。 检验不合格、标识不全的产品不得出厂。 7.4 运输与堆放 7.4.1 预制构件的运输车辆应满足构件尺寸和载重要求,装卸与运输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装卸构件时,应采取保证车体平衡的措施; 2 运输构件时,应采取防止构件移动、倾倒、变形等的固定措施; 3 运输构件时,应采取防止构件损坏的措施,对构件边角部或链索接触处的 混凝土,宜设置保护衬垫。 7.4.2 预制构件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 2 预埋吊件应朝上,标识宜朝向堆垛间的通道; 30 3 构件支垫应坚实,垫块在构件下的位置宜与脱模、吊装时的起吊位置一致; 4 重叠堆放构件时,每层构件间的垫块应上下对齐,堆垛层数应根据构件、 垫块的承载力确定,并应根据需要采取防止堆垛倾覆的措施; 5 堆放预应力构件时,应根据构件起拱值的大小和堆放时间采取相应措施。 7.4.3 墙板的运输与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靠放架堆放或运输构件时,靠放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与 地面倾斜角度宜大于 80º;墙板宜对称靠放且外饰面朝外,构件上部宜采用木垫 块隔离;运输时构件应采取固定措施。 2 当采用插放架直立堆放或运输构件时,宜采取直立运输方式;插放架应有 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应支垫稳固。 3 采用叠层平放的方式堆放或运输构件时,构件层与层之间应垫平、垫实, 各层支垫应上下对齐,最下面一层支垫应通长设置,叠放层数不宜大于 5 层。 31 8 预制构件安装 8.1 一般规定 8.1.1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夹心板结构安装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8.1.2 预制构件安装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和专项施工方案对各种工况进行必要 的安装施工验算。施工复核及验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施工荷载作用下构件支架系统和临时固定装置的承 载力验算; 2 预制构件吊装施工前,应对构件存放工具、吊装工具、临时支撑工具等 安装工具进行吊装工况的承载力验算; 3 吊具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自制、改造、修复和新购置 的吊具,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验算和试验检验。 8.1.3 预制构件进场后,应检查构件表面裂缝、破损等缺陷。 8.2 安装与连接 8.2.1 预制构件的吊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多点起吊,起吊就位应垂直平稳,起吊时吊索与板水平面所成夹角 不宜小于 60°,不应小于 45°。 2 正式吊装作业前,应先试吊,确认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8.2.2 预制构件吊装校核与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墙板等竖向构件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安装标高、垂直度、累计 垂直度进行校核与调整。 2 预制楼板等水平构件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安装标高进行校核与调整。 3 相邻预制板类构件,应对相邻预制构件平整度、高低差、拼缝尺寸进行 32 校核与调整。 4 预制装饰类构件应对装饰面的完整性进行校核与调整。 8.2.3 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并校准定位后,应及时设置临时支撑或采取临时固定措 施,临时支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个预制构件的临时支撑不宜少于 2 道; 2 对预制墙板构件的上部斜支撑,其支撑点距离板底的距离不宜小于构件 高度的 2/3,且不应小于构件高度的 1/2; 3 构件安装就位后,可通过临时支撑对构件的位置和垂直度进行微调。 8.2.4 预制构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构件安装前,应清洁结合面; 2 构件底部应设置可调整接缝厚度和底部标高的垫片。 8.2.5 墙板水平连接接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浇筑前,应清洁水平接缝和波纹套管内杂物,并洒水润湿; 2 连接钢筋偏离孔洞中心线不宜超过 5mm; 3 水平缝采用填缝背衬材料封堵缝口; 4 应按产品使用要求计量灌浆料和水的用量并搅拌均匀,灌浆料拌合物的流 动度和干燥收缩应满足现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5 浆锚连接的灌孔和水平缝采用抗收缩灌孔砂浆或其它复合成分灌浆料一同 灌注,其强度等级应高于墙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6 灌浆料拌合物应在制备后 0.5h 内用完,灌浆连续作业,采取压浆法从预 留灌孔口灌注; 7 灌浆作业应及时形成施工质量检查记录表,并应按每工作班制作 1 组 3 个规格为 40mm×40mm×160mm 的长方体试块进行标准养护; 8 灌浆作业完成后 12h 内,构件和灌浆连接接头不应受到振动或冲击作用。 8.2.6 后浇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33 1 预制构件结合面疏松部分的混凝土应剔除并清理干净; 2 模板应保证后浇混凝土部分形状、尺寸和位置准确,并应防止漏浆; 3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洒水润湿结合面,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4 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工作班且建筑面积不超过 1000m2 应制作一组标 准养护试件,同一楼层应制作不少于 3 组标准养护试件。 8.2.7 构件连接部位后浇混凝土及灌浆料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临时 固定措施。 8.3 防水施工 8.3.1 密封防水施工作业人员应经过专门技术培训。 8.3.2 预制外墙板吊装前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场吊装前,应检查构件加工厂或现场粘贴止水条的牢固性与完整性; 2 运输、堆放、吊装过程中应保护防水空腔、止水条与水平缝等部位,缺棱 掉角及损坏处应在吊装前及时修复; 3 伸出外墙的管道、预埋件等应在防水施工前安装完毕。 8.3.3 预制外墙板连接接缝采用防水密封胶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外墙板连接接缝防水节点基层及空腔排水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预制外墙板外侧水平、竖直接缝的防水密封胶封堵前,侧壁应清理干净, 保持干燥,嵌缝材料应与板牢固粘结,不应漏嵌和虚粘; 3 外侧竖缝及水平缝防水密封胶的注胶宽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水 密封胶应在预制外墙板校核固定后嵌填,先安放背衬材料,然后注胶。防水密封 胶应均匀顺直,饱满密实,表面光滑连续; 4 外墙板“十”字拼缝处的防水密封胶注胶连续完成。 8.3.4 预制外墙板侧粘贴止水条防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止水条粘贴前,应先清扫混凝土表面灰尘,粘贴止水条作业时,粘结面 应为干燥状态; 34 2 应在混凝土面和止水条粘贴面均匀涂刷粘结剂,涂上专用粘结剂后,压 入止水条; 3 密肋复合外墙板侧止水条应采用专用粘结剂粘结,止水条与相邻的密肋 复合外墙板应压紧、密实。 8.3.5 预制外墙板接缝密封防水施工完成后应在外墙面做淋水、喷水试验,并观 察外墙内侧墙体有无渗漏。 8.3.6 雨天、雪天或五级及以上大风严禁外墙密封防水施工。 35 9 工程验收 9.1 一般规定 9.1.1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和《屋 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 及 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 的规定。 9.1.2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工程应在安装前完成下列隐蔽项目的现场验收: 1 混凝土粗糙面的质量,键槽的尺寸、数量、位置; 2 预留插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锚固长度; 3 结构预埋件、螺栓连接、预留专业管线的数量与位置。 4 预制混凝土构件接缝处防水等构造做法; 5 保温及其节点施工; 6 其他隐蔽项目。 9.1.3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验收时,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的要求提供文件和记录外,尚应提供下列文件 和记录: 1 工程设计文件、预制构件制作和安装的深化设计图; 2 连接件生产厂家提供的有效型式检验报告; 3 预制构件厂家提供的构件力学性能、外墙板热工性能等检验报告; 4 预制构件、主要材料及配件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验收记录、抽样复验报 告; 5 预制构件安装施工记录; 6 连接接头的施工检验记录; 36 7 灌浆料强度检测报告; 8 外墙防水施工质量检验记录; 9 结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文件; 10 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11 其它技术文件和记录。 9.2 安装与连接 主 控 项 目 9.2.1 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的灌浆及水平接缝灌浆应密实饱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灌浆施工质量检查记录。 9.2.2 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用的灌浆料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验,以每层为一检验批;每工作班应制作一组且每层不应 少于 3 组 40mm×40mm×160mm 的长方体试件,标准养护 28d 后进行抗压强度 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灌浆料强度试验报告及评定记录。 9.2.3 后浇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验,检验批应符合本规程第 8.2.6 条的有关要求。 检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 的要 求进行。 一 般 项 目 9.2.4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表 9.2.4 中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 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1%,且不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 37 抽查 11%,且不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 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1%,且均不少于 3 面。 表9.2.4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夹心板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构件中心线对 轴线位置 基础 15 尺量检查 竖向构件(柱、墙) 10 水平构件(梁、板) 5 构件标高 梁、柱、墙、板底面或顶面 ±5 水准仪或尺量检查 构件垂直度 柱、墙 <5m 5 经纬仪或全站仪量测 ≥5m 且 <10m 10 ≥10m 20 构件倾斜度 梁 5 垂线、钢尺量测 相邻构件 平整度 板端面 5 钢尺、 塞尺量测 梁、板底面 抹灰 5 不抹灰 3 柱 墙侧面 外露 5 不外露 10 构件搁置长度 梁、板 ±10 尺量检查 支座、支垫中心 位置 板、梁、柱、墙 10 尺量检查 墙板接缝 宽度 ±5 尺量检查 中心线位置 9.2.5 预制外墙板接缝的防水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验。每 1000m2 外墙面积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 1000m2 时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每 100m2 应至少抽查一处,每处不得少于 10m2。 检验方法:检查现场淋水试验报告。淋水试验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l 试验时,在屋檐下 1.0m 宽范围内淋水 1 h,应形成水幕; 2 试验时气温应在+ 5℃ 以上。 38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可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规定”或“应 按……执行”。 39 引用标准名录 1《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 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8077 3《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 4《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 5《绝热用硬质酚醛泡沫制品(PF)》GB/T20974 6《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T21588 7《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29906 8《挤塑聚苯板(X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30595 9《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 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1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14《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 1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 1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18《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 1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20《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2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2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40 2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 2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 26《钢结构焊接规定》GB50661 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28《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 29《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 30《钢结构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3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32《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 33《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 3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 35《外墙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136 36《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 37《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 38《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 39《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 40《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 41《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 42《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 43《聚氨酯建筑密封胶》JC/T482 44《聚硫建筑密封胶》JC/T483 45《泡沫玻璃绝热制品》JC/T647 46《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混凝土》JC861 47《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3/001 48《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统一模数标准》DBJ43/T331 41 49《发泡水泥板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J/TJ 08-2138 50《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应用技术规程》DJ/TJ 08-2158 42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技术规程 DBJ 43/T***-2019 J *****-2019 条文说明 43 目次 1 总 则........................................................................................................................43 2 术语和符号..............................................................................................................44 2.1 术语................................................................................................................44 3 一般规定...................................................................................................................45 4 材 料.........................................................................................................................47 4.1 混凝土、钢筋和钢材....................................................................................47 4.2 保温材料.........................................................................................................47 4.3 连接材料.........................................................................................................48 4.4 其他材料........................................................................................................49 5 建筑集成设计..........................................................................................................51 5.1 一般规定........................................................................................................51 5.2 外围护系统....................................................................................................52 5.3 设备与管线系统.............................................................................................54 5.4 内装饰系统....................................................................................................54 6 结构系统设计..........................................................................................................55 6.1 一般规定........................................................................................................55 6.2 结构分析与构件设计....................................................................................55 6.3 连接设计........................................................................................................56 7 预制构件制作与检验............................................................................................58 7.1 一般规定........................................................................................................58 7.2 构件制作........................................................................................................58 7.3 构件检验........................................................................................................61 7.4 运输与堆放.....................................................................................................61 8 预制构件安装........................................................................................................62 8.1 一般规定........................................................................................................62 8.2 安装与连接.....................................................................................................63 8.3 防水施工......................................................................................................64 9 工程验收..................................................................................................................66 9.1 一般规定........................................................................................................66 44 1 总 则 1.0.1 全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具有节能-结构-装饰一体化、绿色环保、施工简 单等优点,施工现场无湿作业,是一种适合于多层建筑的优秀结构形式。 1.0.2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规定,湖南省除常德市武陵区、鼎城 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0.15g)外,其它地区均为 7 度(1.0g)或 7 度(1.0g) 以下。 1.0.3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标 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 术规程》JGJ 1 等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 45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7 预制混凝土夹心外墙板根据两叶之间连接件传递剪力的能力大小分为三种 形式:组合式、部分组合式和非组合式。 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夹心外墙板的两叶之间采用可靠的连接,确保剪力完全传 递。在分析、设计、构造和制作时,两个混凝土叶共同抵抗荷载作用,受弯时, 整个板是一个单一构件。 部分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夹心外墙板在两叶间设置了剪力连接件,但连接件不 能完全传递全部组合作用,板的抗弯刚度和强度介于组合式板和非组合式板之间。 非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夹心外墙板的一叶为承重叶,另一叶为非承重叶,在分 析、设计和制作时,两个混凝土叶的作用是独立的。这种墙板往往是断桥隔热的, 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本规程中用作外墙板。 2.1.8 房屋结构的内墙两侧往往承受较大的荷载作用,而其保温隔热等性能要求 相对外墙较低,故内墙一般采用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夹心外墙板。 46 3 一般规定 3.0.1 非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夹心板的内、外叶通过剪切刚度很小的连接件连接, 内外叶不会产生共同工作,其内、外叶是断桥的,保温隔热性能很好。为了提高 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本规程建议外墙板采用非组合预制混凝土夹心墙板。当外 墙采用预制混凝土实心墙板时,应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其节能设计参照现行国 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屋盖采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主要为了提高屋面的整体性,增强屋盖抵抗温 度荷载作用的能力和防水性能。 3.0.2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应实现预制构件、连接和配件的标准化定型,尽量 减少规格,以提高生产制作及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3.0.3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概念设计和构件连接设计。对 于可能遭受偶然作用,且倒塌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重要混凝土结构,宜进行防连 续倒塌设计。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的结构设计,应注重概念设计和结构分析模型的 建立,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设计。本规程对于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设计的 主要概念,是在选用可靠的预制构件受力钢筋连接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预制构件 与后浇混凝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连接节点合理的构造措施,将装配式结构连接 成一个整体,保证其结构性能具有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同的整体性、延性、承载 力和耐久性能,达到与现浇混凝土等同的效果。 由于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结构层数少,水平刚度大,其受力特性接近 多层砌体结构,本规程的采用现浇构造柱和圈梁的连接方式加强房屋的整体性, 结构分析的计算模型参照《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3.0.4 预制构件的拆分应同时满足模数协调、承载力及施工简便的要求。 3.0.5 BIM 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信息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 合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 47 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 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BIM 技术在提高生产 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装配式结构,建设、设计、制作、施工各单位在方案阶段就需要进行协 同工作,共同对建筑平面和立面根据标准化原则进行优化,对应用预制构件的技 术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论证, 共同进行整体策划,提出最佳方案。在设计的各 个阶段,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各设计专业间也应更加密切地进行配合。 BIM 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一代装配式结构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BIM 技术可以大大提升专业间、单位间的协同水平,减少差错、提高效率。BIM 技术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关键性技术。装配式建筑项目参与各方应正确理解 BIM 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价值,提高 BIM 应用的技术水平。 3.0.6 在预制构件加工制作阶段,应将各专业、各工种所需的预留孔洞、预埋件 等一并完成,避免在施工现场进行剔凿、切割,伤及预制构件,影响质量或观感。 在一般情况下,装配式结构的施工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 以便于预制构件的加工制作。 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一般由有相应设计资质的设计、咨询、研究单位或预制 构件加工制作单位承担,也可委托具有丰富的全过程经验的设计单位单独完成深 化设计详图。 48 4 材 料 4.1 混凝土、钢筋和钢材 4.1.1 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最低强度等级要求与 JGJ1 相同,补充了轻骨料混凝土的 最低强度等级。 4.1.2 预制混凝土构件节点及接缝处后浇混凝土截面尺寸很小,可采用细集料灌 孔混凝土或粗集料灌孔混凝土,混凝土的泌水率、坍落度和膨胀率指标要求参照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混凝土》JC861 确定。 4.1.3 预制构件中受力钢筋采用热轧带肋钢筋,提高构件变形性能,且钢筋的肋 可以使钢筋与灌浆料之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有效地传递应力,确保钢筋套筒灌浆 连接接头和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的可靠性。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时,钢筋应力都是靠钢筋与周围灌浆料之 间的粘结力来传递的,而热轧带肋钢筋的肋,可以使钢筋与灌浆料之间产生足够 的摩擦力,有效地传递应力。为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对连接钢筋强度的最大限值 作出了要求。 吊环采用 HPB 钢筋,是为了提高吊环的变形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冷加工钢 筋不合适,故禁用。 4.1.4~4.1.5 混凝土、钢筋、钢材和钢筋焊接网的材料性能指标要求,供验收用。 4.2 保温材料 4.2.1 用于多层装配式夹心板建筑的保温材料,应满足密度小、导热系数小、体 积稳定性好、耐火性好、耐久性好等要求,本规程除了要求符合相关材料标准外, 在防火等级要求方面规定更严。 4.2.2 根据《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24m 以下房屋保温 材料防火等级不低于 B2 级,本标准在此基础上做了大幅提高,确保材料的防火 49 安全。 4.2.7 目前,尚没有发泡水泥板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湖南省地方标准,本规 程参考上海市地方标准《发泡水泥板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J/TJ 08-2138 的 规定确定。 4.3 连接材料 4.3.1 预制混凝土夹心板内外叶拉结件的形式和材料是保证内外叶组合作用大小 和热工性能的重要部分。在美国,内外叶拉结件多采用高强玻璃纤维制作,欧洲 则采用不锈钢丝制作金属拉结件。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应的产品标准,本规程 仅参考上海市地方标准《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应用技术规程》DJ/TJ 08-2158 提出拉结件的基本要求。 4.3.2~4.3.3 参照上海市地方标准《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应用技术规程》 DGTJ 08-2158-2015。 FRP 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增强筋(GFRP)、碳纤维加强筋(CFRP)、玄武岩纤 维加强筋(BFRP)等。 4.3.4 浆锚搭接连接用于本规程中预制构件的竖向连接,金属波纹管的要求参照 预应力混凝土用波纹管。 4.3.5 浆锚搭接连接是一种将需搭接的钢筋拉开一定距离的搭接方式。这种搭接 技术的关键在于孔洞的成型技术、灌浆料的质量以及对被搭接钢筋形成约束的方 法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的孔洞成型技术种类较多,尚无统一的论证,因此提出 较为严格的要求。 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的试验研究 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建议采用预制构件中有螺旋箍筋约束孔道的搭接技术,即 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 4.3.6 根据连接套筒的不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又包括两种形式:全灌浆套筒连 接,即套筒两端均采用灌浆方式与钢筋连接;半灌浆套筒连接是指,套筒一端采 50 用灌浆方式与钢筋连接,而另一端采用非灌浆方式与钢筋连接(通常采用螺纹连 接)。与全灌浆套筒相比,半灌浆套筒连接研发及应用时间较短,但套筒连接长 度大大缩短。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工作机理,是由于灌浆套筒内灌浆料有较高的抗压 强度,同时自身还具有微膨胀特性,当它受到灌浆套筒的约束作用时,在灌浆料 与灌浆套筒内侧筒壁间产生较大的正向应力,钢筋藉此正向应力在其带肋的粗糙 表面产生摩擦力,藉以传递钢筋轴向应力。因此要求灌浆套筒应具有较大的刚度 和较小的变形能力,灌浆料要有较高的抗压强度。目前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 编完成的建筑工业产品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 398 及由北京榆构有限 公司主编完成的建筑工业产品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 408-2013 已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准。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是一个组合体,除了对连接套筒、灌浆料、钢筋作出 要求外,对于三者的匹配性,或者组合体应有明确的规定;另外,在装配整体式 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预制构件(如框架柱)之间的连接均处于箍筋加密区,且 接头百分率为 100%,必须确保连接可靠,因此要求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须满 足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对钢筋连接的Ⅰ级接头的性 能要求。工程施工前,应对所选用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进行性能试验。 4.3.7~4.3.8 当建筑物层数较低时,通过钢筋锚固板、预埋件等进行连接的方式, 也是预制构件之间可行的连接方式。其中,钢筋锚固板、预埋件和连接件,连接 用焊接材料,螺栓、锚栓和铆钉等紧固件,应分别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相关标准 的规定。 4.4 其他材料 4.4.1 外墙板接缝处的密封材料,除应满足抗剪切和伸缩变形能力等力学性能要 求外,尚应满足防霉、防水、防火、耐候等建筑物理性能要求。当接缝间距大于 5m 时,密封胶的宽度和厚度应通过计算决定。 51 鉴于目前国内对密封胶的研究尚不充分,仅对密封胶提出最基本的、定性的 要求。 4.4.4 非承重隔墙一般采用条板或大型轻质板,条板采用主体结构安装后再安装 的方法,大型轻质板与混凝土复合墙板同时安装。 52 5 建筑集成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GB/T 50002 以及《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统一模数标准》DBJ43/T331 的 有关规定。模数协调是建筑部品部件实现通用性和互换性的基本原则,使规格化、 通用化的部品部件适用于常规的各类建筑,满足各种要求。大量的规格化、定型 化部品部件的生产可稳定质量,降低成本。通用化部件所具有的互换能力,可促 进市场的竞争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装配式建筑采用建筑通用体系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标准化、模块化设 计是满足部品部件工业化生产的必要条件,以实现批量化的生产和建造。装配式 建筑应以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进行设计,结构构件和内装部品减少种类,既可经 济合理地确保质量,也利于组织生产与施工安装。建筑平面和外立面可通过组合 方式、立面材料色彩搭配等方式实现多样化。 5.1.2 从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对多层装配式混凝 土墙板建筑全专业提出要求。 5.1.3 模数协调的目的是减少建筑部件的规格,实现建筑部件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使规格化、通用化的部件适用于各类常规建筑,满足各种要求。本条相关模数协 调标准是指《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 以及《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住宅统一模数标准》DBJ43/T331。 5.1.4 装配式建筑设计应重视其平面、立面和剖面的规则性,宜优先选用规则的 形体,同时便于工厂化、集约化生产加工,提高工程质量,并降低工程造价。 一般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国外已经出现了百年住宅,因此为使用提供适 当的灵活性,满足居住需求的变化尤为重要。已有的经验是采用大空间的平面, 合理布置承重墙及管井位置。在装配式住宅建筑中采用这种平面布局方式不但有 利于结构布置,而且可减少预制楼板的类型。但设计时也应适当考虑实际的构件 53 运输及吊装能力,以免构件尺寸过大导致运输及吊装困难。 5.1.5 装配式墙板建筑的外墙可通过预制装饰混凝土反打面砖、装饰构件、清水 混凝土、彩色混凝土等多种形式使建筑立面多样化,也可通过单元组合、色彩搭 配、阳台交错设置等做法丰富外立面。 5.2 外围护系统 5.2.2 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的不同建筑节能要求,对多层住宅房屋进行分析,得出 混凝土预制夹心外墙板的 EPS 或 XPS 保温层厚度≥40mm 时,其热工指标可以 满足建筑节能 65%的要求。 对其它保温材料,由于材料的热工性能不同,厚度将有所不同,需根据建筑 节能 65%的要求计算确定保温层厚度。 5.2.3 由于层间楼板、分户墙、楼梯间隔墙、外走廊隔墙需要传递较大的荷载, 混凝土夹心板内外叶共同工作的组合式夹心板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但是板的实 心区域较大,其热工性能可采用平均热工指标来度量,计算方法可参照行业标准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 5.2.4 根据传热学,带有实心区域的夹心板的平均传热系数 K 可按下式计算:         1 2 1 1 2 3 1 2 1 3 1 2 2 1 i e i e K h h h R R h h h R 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4) 式中,K——外墙平均传热系数,W/(m .K); φ ——外墙加权平均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按《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DBJ43-001 取值; 1 、2——混凝土、保温层的导热系数,W/(m•K); Ri、Re——外墙内表面的换热阻和外表面的换热阻(m2·K/ W); ——热桥比。 随实心区域面积率的增大而增大。对外叶厚度为 50mm、内叶厚度为 140mm 的预制混凝土夹心板,保温层采用聚苯乙烯保温板,不同保温层厚度、不同热桥 54 比的混凝土夹心板的平均传热系数见表 5.2.4。为确保外墙板满足建筑节能 65% 的要求,定夹心板的传热系数不小于 1。 表 5.2.4 混凝土夹心板的平均传热系数 5.2.5 预制夹心外墙板接缝由于材料性质不同以及设计构造的原因,常常会产生 微裂缝,由于毛细缝的作用,导致渗漏。墙板接缝采用构造防水和材料防水相结 合的做法是参考新加坡、美国、日本预制外墙板的成熟做法,该构造组合有一定 的抗变形能力,因此予以推荐。 构造防水设置空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设置一道减压屏障。不至于因为压力差 过大使外墙表面积水渗入室内。当减压空仓内有积水时,容易通过排水孔排出。 5.2.6 构造防水设置空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设置一道减压屏障。不至于因为压力 差过大使外墙表面积水渗入室内。当减压空仓内有积水时,容易通过排水孔排出。 保温层厚度 传热系数 热桥比 0.03 0.04 0.05 0.01 0.902 0.721 0.602 0.02 0.933 0.752 0.634 0.03 0.963 0.783 0.665 0.04 0.994 0.815 0.697 0.05 1.024 0.846 0.728 0.06 1.054 0.877 0.760 0.07 1.085 0.909 0.792 0.08 1.115 0.940 0.823 0.09 1.145 0.971 0.855 0.1 1.176 1.003 0.887 0.11 1.206 1.034 0.918 0.12 1.237 1.065 0.950 0.13 1.267 1.097 0.982 0.14 1.297 1.128 1.013 0.15 1.328 1.159 1.045 55 5.2.7 此条借鉴新加坡《STANDARD STRUCTURAL DETAILS MANUAL》,建议 板缝宽取 20mm。 5.2.8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建筑的屋面采用叠合混凝土板时,其防水构造与现 浇混凝土屋面相同。坡屋面采用采用全装配式屋面板时,板缝聚合物水泥防水砂 浆或发泡聚氨脂填充,其它防水构造要求与现浇混凝土屋面的防水构造相同。 5.2.9 将窗框设置在墙板夹心层位置处,防止水渗漏到保温层。 5.2.10 预制夹心外墙板设置滴水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墙悬挑部位雨水沿表而流淌, 污染下方预制外墙的表而,保持表而整洁。预制女儿墙悬空处做滴水是为了保护 现浇与预制衔接处不受雨水侵蚀。 5.3 设备与管线系统 5.3.1 给水管是压力管,容易因老化导致接头漏水,所以接头的位置和检修提出 明确规定。 5.3.2 一般建筑的排水横管设置在楼板下,称为异层排水;排水横管布置在本层 称为同层排水。住宅建筑卫生间宜优先采用同层排水方式,便于整体制作卫生间, 且四边支承在结构构件上,安装方便、快捷。 5.3.3 住宅建筑设备管线的综合设计应特别注意套内管线的综合设计,每套的管 线应户界分明。预制构件中电气接口及吊挂配件的孔洞、沟槽应根据装修和设备 要求预留或预埋,不应在预制构件安装完毕后剔凿孔洞、沟槽等。 5.4 内装饰系统 5.4.2 室内外装修应充分发挥装配整体式建筑的特点,采用工厂化生产的标准构 配件,减少现场二次加工和湿作业,提高施工效率,满足绿色建筑施工要求。 5.4.5 预制普通钢筋混凝土隔墙板的刚度很大,采用刚性连接时,将改变结构受 力性能,不安全。 56 6 结构系统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 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GB/T 51231 的规定,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6、7 度时,设防类别为丙类的 6 层及 6 层以下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取四级。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乙类建筑(如:幼儿园、小 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等)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 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因此 7 度时抗震等级应提高到三级。 6.1.2 ~6.1.3 装配式结构的平面及竖向布置要求,应严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特别 不规则的建筑会出现各种非标准的构件,且在地震作用下内力分布较复杂,不适 宜采用装配式结构。 6.1.4 根据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要求,墙板的平面和竖向布置整齐、规则,有 利于荷载传递和提高抗震性能。 6.1.5 为避免出现房屋外墙轮廓平面尺寸过小,对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房屋的高 宽比进行了规定。 6.2 结构分析与构件设计 6.2.1 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在重力、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的分析均可采用 线弹性方法。地震作用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抗震墙肢按照负荷面积分担地 震力。在计算中,采用后浇混凝土连接的预制墙肢可作为整体构件考虑。按本规 程的构造作法,在计算模型中,墙肢底部的水平缝可按照整体接缝考虑,并取墙 肢底部的剪力进行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按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 验 算。 6.2.4 参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 第 5.8.7 条,从严规定。 57 6.2.5 预制混凝土混凝土夹心外墙板的叶间连接件用来传递平面外风荷载和地震 作用。PCI 和 CPCI 的有关技术文件中,连接件间距一般在 400 mm × 400 mm 到 1220mm × 1220 mm 之间,本标准偏安全取小值。 叶间连接件必须进行型式检验,确认在试验预埋深度时的抗剪和抗拉力的大 小。连接件制造商应规定埋件深度的抗拉和抗压承载力以及刚度,以便让专业设 计人员确定组合作用的大小。 6.2.6 研究表明,墙板在温度、干燥收缩和徐变等体积变形作用下,内外叶连接 件在端部的剪应力最大,故在端部设置通长实心混凝土区域,有利于墙板抵抗剪 力,将外叶自重传递到内叶,也便于墙板的连接。中部设置混凝土实心区域的目 的,一是为了抵抗两叶间剪力,二是为了确保两叶的稳定性和整体性,便于墙板 翻身、脱模和起吊的安全。 6.2.7 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 第 9.3.4 条、第 9.3.4 条规定: 当房屋层数大于 3 层时,屋面、楼面宜采用叠合楼盖,混凝土板内钢筋伸进墙板 后浇带,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当房屋层数不大于 3 层时,楼面可采用预制楼板, 预制板搁置在墙上,整体性较差。 本规程的楼板采用局部叠合楼板,楼板与墙体的整体性不受影响,故 3 层以 上的房屋楼板仍采用预制楼板。但考虑到防水需要,屋面板采用混凝土叠合板。 6.3 连接设计 6.3.2 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 和行业标准《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 均未规定竖向钢筋连接的具体构造措施,可参照剪 力墙的方法设置构造钢筋。 6.3.3 此种连接不能传递墙板平面外作用,但可以传递平面内剪力作用,满足结 构整体性要求。金属波纹管的最小直径应为满足灌浆能填充水平缝和灌浆孔,插 筋数量和直径根据墙板水平缝抗剪承载力要求确定。 6.3.6 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 规定,上下层节点后 58 插筋可不连接,但考虑到边缘构件的重要性,本规程要求连接,房屋整体性更好。 59 7 预制构件制作与检验 7.1 一般规定 7.1.1 预制构件在专门工厂采用专用流水线生产,可以确保工程质量。不宜采用 现场预制。 7.1.2 构件在工厂预制阶段的隐蔽记录要求,便于工程质量追溯。 7.1.3 对预制构件进行施工阶段的裂缝和承载力复核,并根据所采用的工艺流程 绘制构件设计制作图。 7.1.4 根据构件的特点和工厂的设备情况,制定构件生产流程。 7.1.5 本条提出了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要求。 7.2 构件制作 7.2.1 预制构件模具尺寸的允许偏差决定了构件的尺寸误差,应严格按照规定要 求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模具组装完成后模具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7.2.1 要求,净尺寸宜比构件尺寸缩小 1~2mm。 表 7.2.1 模具组装尺寸允许偏差(mm) 测定部位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边长 ±2 钢尺四边测量 对角线误差 3 细线测量两根对角线尺寸,取差值 底模平整度 2 对角用细线固定,钢尺测量细线到底模各点距离的差值, 取最大值 侧板高差 2 钢尺两边测量取平均值 表面凸凹 2 靠尺和塞尺检查 扭曲 2 对角线用细线固定,钢尺测量中心点高度差值 翘曲 2 四角固定细线,钢尺测量细线到钢模边距离,取最大值 弯曲 2 四角固定细线,钢尺测量细线到钢模顶距离,取最大值 60 侧向扭曲 H≤3.0m 1.0 侧模两对角用细线固定,钢尺测量中心点高度 H>3.0m 2.0 侧模两对角用细线固定,钢尺测量中心点高度 注:H 为侧模两对角线长度。 7.2.2 预制夹心板宜采用水平浇筑方式成型,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制作: (1) 夹心外墙板 第一步:完成第一层钢筋和混凝土(图 7.2.2a) 采用湿浇筑(正常塌落度)方法的夹心板在钢台上,用模板分开每块板进行 制作。先放置墙板外叶钢筋、预埋件和其它材料,再浇筑外叶混凝土并振捣。振 动方法一般采用标准的插入式振动器、平板振动器和外部振动器。 第二步:放置保温板,插入两叶混凝土之间的拉结件(图 7.2.2b)。 第三步:放置内叶面板钢筋和预埋件,最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后,完成(图 7.2.2c)。由于振动会使得隔热层上浮,可在内叶(顶部)钢筋网和隔热层之间设 置撑杆,将上浮的保温层压住。 a 第一步:完成第一层钢筋和混凝土 b 第二步:放置隔热层和拉结件 c 第三步:完成第二层钢筋和混凝土 图 7.2.2 外墙板浇筑方法 61 (2) 夹心内墙板 夹心内墙板的浇注方法和外墙板相似,所不同的是,第一步钢筋绑扎时就应 该把混凝土实心区域的钢筋设置好,实心区域的混凝土在第三步与内叶混凝土同 时浇筑。 7.2.3 钢筋骨架、钢筋网片应满足预制构件设计图要求,入模后检查内容包括: 1 钢筋骨架入模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油污或者锈蚀; 2 钢筋骨架尺寸应准确,骨架吊装时应采用多吊点的专用吊架,防止骨架 产生变形; 3 保护层垫块宜采用塑料类垫块,且应与钢筋骨架或网片绑扎牢固,垫块 按梅花状布置,间距满足钢筋限位及控制变形要求; 4 应按预制构件设计制作图安装钢筋连接套筒、拉结件、预埋件。 连接套筒、预埋件、拉结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满足表7.2.3 的规定。 表7.2.3 连接套筒、预埋件、拉结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钢筋连接套筒 1 中心线位置 ±3 钢尺检查 安装垂直度 1/40 拉水平线、竖直线测量两端差值 且 满足连接套筒施工误差要求 外装饰敷设 图案、分割、色彩、尺寸 与构件设计制作图对照及目视 预埋件(插筋、螺栓、 吊具等)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外露长度 +5~0 钢尺检查 且满足连接套筒施工误 差要求 安装垂直度 1/40 拉水平线、竖直线测量两端差值 且 满足施工误差要求 拉结件 中心线位置 ±3 钢尺检查 62 安装垂直度 1/40 拉水平线、竖直线测量两端差值 且 满足连接套筒施工误差要求 预留孔洞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尺寸 +8,0 钢尺检查 其它需要先安装的 部件 安装状况:种类、数量、位置、固 定状况 与构件设计制作图对照及目视 注 1:钢筋连接套筒除应满足上述指标外,尚应符合套筒厂家提供的允许误差值和施工允许 误差值。 7.3 构件检验 7.3.1~7.3.6 本节规定了预制构件的出厂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出厂检验项目了参 照《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的规定。 7.4 运输与堆放 7.4.1~7.4.3 应制定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堆放方案,其内容应包括运输时间、次序、 堆放场地、运输线路、固定要求、堆放支垫及成品保护措施等。对于超高、超宽、 形状特殊的大型构件的运输和堆放应有专门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预制板类构件重叠时,每层构件之间的垫木或垫块应在同一垂直线上;依 据工程经验,一般中小跨构件叠放层数不超过 5 层为宜,大跨和特殊构件叠放层 数和支垫位置应根据构件施工验算确定。 工程实践中,构件上很多裂缝都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尤其要一起注意。 63 8 预制构件安装 8.1 一般规定 8.1.1 施工单位应准确理解设计图纸的要求,掌握有关技术要求及细部构造,根 据工程特点和有关规定,施工单位应进行结构施工复核及验算、编制专项施工方 案。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工作导则》的规定,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 施工计划:包括总体施工进度计划、预制构件需求计划、构件安装计划等; 2 预制构配件运输及堆放质量保证措施:应进行预制构件起吊、运输、码放 承载力等验算 , 明确构件吊装顺序、码放及固定方式、堆放层数、防损防污措 施等; 3 试拼装专项施工方案:明确首层或首个有代表性施工段工艺工序要求、执 行标准、构件安装先后顺序及编号、质量控制措施及其关键控制点等; 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方案:应进行装配式混 凝土建筑结构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部位、阶段等进行识别 , 对产生原因进行分 析,明确防治的技术、组织、管理和经济等措施。 5 预制构件吊装质量保证措施:应进行预制构件支撑系统和临时固定装置承 载力施工验算等 , 明确混凝土强度最低起吊限值,明确吊装方式、设备选型、 配套吊具种类、规格型号和吊装作业相关人员配备要求及相关质量职责 , 明确 吊装前应完成的相关准备工作和构件安装过程中构件就位、调节、临时支撑、固 定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点; 6 预制构件安装连接节点施工方案:应明确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连接、构件 安装节点连接处钢筋或预埋件接头连接方法、构件结合面表面处理措施、构件连 接处现浇混凝土模板固定措施及混凝土浇筑施工、构件拼缝、外墙及拼缝防裂密 封防水处理措施等内容 ; 当多层预制剪力墙底部采用坐浆材料时,坐浆应满 铺, 其厚度不宜大于 20mm,强度应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64 7 规范及实际需要编制的其他内容。 8.1.2 本条规定了安装施工阶段的验算内容和方法。 8.1.3 预制构件在吊装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导致开裂、破损等现象, 一旦发生,应会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评估,并提出处理办法。 8.2 安装与连接 8.2.1 装配式混凝土密肋复合板结构施工对于合理选择并配备吊装设备有严格规 定,以满足预制构件吊装的要求;专业工器具的使用,可实现预构件存放便利、 吊装快捷、就位准确、安全可靠等,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制定工器具 方案。专用内埋式螺母或内埋吊杆及配套的吊具,应根据相应的产品标准和应用 技术规定选用。 预制构件起吊时的吊点合力应与构件重心重合,宜采用标准吊具均衡起吊就 位,吊具可采用预埋吊环或埋置式接驳器的形式。 8.2.2 对预制构件吊装校核与偏差调整进行了规定,其中预制外墙板的校核与偏 差调整原则,可参照以下要求: 1 预制外墙板侧面中线及板面垂直度的校核 ,应以中线为主进行调整; 2 预制外墙板上下校正时,应以竖缝为主进行调整; 3 墙板接缝应以满足外墙面平整为主,内墙面不平或翘曲时,可在内装饰 或内保温层内调整; 4 预制外墙板山墙阳角与相邻板的校正,以阳角为基准进行调整; 5 预制外墙板拼缝平整的校核,应以楼地面水平线为准进行调整。 8.2.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当预制构件或整个结构自身不能承受 施工荷载,需要通过设置临时支撑来保证施工定位、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临时 支撑包括水平构件下方的临时竖向支撑,在水平构件两端支撑构件上设置的临时 牛腿,竖向构件的临时支撑等。 对于预制墙板,临时斜撑一般安放在其背后,且一般不少于 2 道,对于宽度 65 比较小的墙板也可仅设置 1 道斜撑。当墙板底部没有水平约束时,墙板的每道临 时支撑包括上部斜撑和下部支撑,下部支撑可做成水平支撑或斜向支撑。对于预 制柱,由于其底部纵向钢筋可以起到水平约束的作用,故一般仅设置上部支撑。 柱的斜撑也最少要设置 2 道,且要设置在两个相邻的侧面上,水平投影相互垂直。 临时斜撑与预制构件一般做成铰接,并通过预埋件进行连接。考虑到临时斜撑主 要承受的是水平荷载,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上部的斜撑,其支撑点距离板底的 距离不宜小于板高的 2/3,且不应小于高度的 1/2。 8.2.5 墙板水平连接接缝施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当连接 钢筋倾斜时,应进行校直。 波纹管插筋竖向孔和水平缝的灌注用材料主要为专用砂浆及其他复合成分 的灌浆料等,其材料的强度等级应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确定。为确保材料不因 干燥收缩导致与墙板的整体性受到影响,参照 JC861 关于灌孔混凝土的规定,要 求 3 d 龄期的砂浆膨胀率不应小于 0.025%,且不应大于 0.5%。 灌浆料性能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应充分考虑作业环境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采用切实可行的灌浆作业工艺,保证灌浆质量。 保证连接接头灌浆的质量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 必须采用经过认证的配套产品,该产品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工艺适应性; 2 严格执行专项质量保证措施和体系规定,明确责任主体; 3 施工人员必须是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要求; 4 施工管理人员应进行全程施工质量检查记录,能提供可追溯的全过程的 检查记录; 5 施工验收后,如对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质量有疑问,可委托第三方独立检 测机构进行检测。 8.3 防水施工 8.3.5 重点对纵向、横向以及外窗进行淋水试验,从最低水平缝开始,然后是竖 66 向接缝,接着是上面的水平缝。 8.3.6 外墙防水施工是室外作业,气候条件对其影响很大。雨雪天施工会使防水 层难以成型,并使基层含水率增大,导致柔性胶结防水材料与基层的粘结能力降 低或防水层起鼓破坏;五级及以上大风进行外墙施工,难以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 全。 67 9 工程验收 9.1 一般规定 9.1.2 本条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在预制构件安装前,应进行的隐蔽项目现场 验收作了规定,其它隐蔽项目验收可依据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9.1.3 主体结构验收资料包括所列各相,但不限于这些。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素材,仅限学习交流,仅展示部分内容,如需查看完整内容,请下载原文件。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素材,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素材,未经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该素材,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77594475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