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彩电6P28机芯电路原理图
)
)
)
)
)
)
)
)
)
)
1 2 3 4 5 6 A B C D 6 5 4 3 2 1 D C B A Title Number Revision Size B Date: 2-Jul-2007 Sheet of File: E:\资料Philips\digital电路图\TV501\digital\20070601FOR2000\6P28(2000PP).ddb Drawn By: UOC UOC_III.Sch SAA49101 SAA4910X.Sch TDA8380 TDA9333.Sch interface interface.Sch 1 2 3 4 5 6 A B C D 6 5 4 3 2 1 D C B A Title Number Revision Size C Date: 2-Jul-2007 Sheet of File: E:\资料Philips\digital电路图\TV501\digital\20070601FOR2000\6P28(2000PP).ddb Drawn By: REM IN VssP2 1 VssC4 2 V1.8C4 3 V3.3A3 4 VrefP_Sdac 5 VrefN_Sdac 6 VrefP_Sdac 7 VrefN_Sdac 8 VrefP_Sdac 9 XTALIN 10 XTALOUT 11 VssA1 12 VG/LED 13 DECDIG 14 V5P1 15 PH2LF 16 PH1LF 17 GND1 18 SECPLL 19 DECBG 20 E-W/Avl 21 VDRB 22 VDRA 23 VIFIN1 24 VIFIN2 25 VSC 26 IREF 27 GNDIF 28 SIF1 29 SIF2 30 AGCOUT 31 EHT 32 AVL/SSIF 33 A.IN5L 34 A.IN5R 35 A.OUTSL 36 A.OUTSR 37 DECSDEM 38 QSSO/AUDEEM 39 GND2 40 PLLIF 41 SIFAGC 42 IFVEDIOOUT 43 DVB/FM OUT 44 V8AudioSwitches 45 AGC2SIF 46 V5P2 47 SVO 48 A.IN4L 49 A.IN4R 50 CVBS4/Y4 51 C4 52 A.IN2L 53 A.IN2R 54 CVBS2 55 A.IN3L 56 A.IN3R 57 CVBS3/Y3 58 C3 59 A.OUTL 60 A.OUTR 61 A.OUTHPL 62 A.OUTHPR 63 CVBSO 64 SVM 65 FBISO 66 HOUT 67 Vss comb 68 V5 comb 69 VIN/R2/Pr 70 UIN/B2/Pb 71 YIN/G2/Y 72 Y.SYNC 73 YOUT 74 UOUT/Fbl2 75 VOUT/Swo1 76 FBL3 77 R3/PrIN 78 G3/YIN 79 B3/PbIN 80 GND3 81 V5P3 82 BCLIN 83 IBLKIN 84 RO 85 GO 86 BO 87 V3.3A1 88 VREF_ADN 89 VREF_ADP 90 VREFAD 91 GNDA 92 V1.8A 93 V3.3A2 94 VSSADC 95 V1.8ADC 96 Int0 97 P10/Int1 98 P11/T0 99 V1.8C2 100 VSSC2 101 P04/I2SWs 102 P03/I2SClk 103 P02/I2SDo2 104 P01/I2SDo1 105 P00/I2SDi1 106 P13/T1 107 P16/SCL 108 P17/SDA 109 V3.3P 110 P20/TPWM 111 P21/PWM0 112 P22/PWM1 113 P23/PWM2 114 P30/ADC0 115 P31/ADC1 116 V1.8C1 117 DBCV1V8 118 P32/ADC2 119 P33/ADC3 120 VSSC1/P1 121 P24/PWM3 122 P25/PWM4 123 V1.8C3 124 VSSC3 125 P12/Int2 126 P14/RX 127 P15/TX 128 UN101 TDA12067H CN112 0.22uF LN102 10uH + CN161 100uF XN100 24.576MHZ CN110 0.22uF LN101 10uH CN121 100nF + CN160 100uF CN158 6.8nF RN163 12K + CN159 2.2uF CN153 220nF + CN144 10uF/16V CN120 100nF RN149 47K RN159 # RN158 1K CN119 150nF RN157 39K RN155 680 CN116 10nF RN154 100K CN176 3.9nF CN125 100nF + CN150 10uF CN126 100n RN167 390 + CN175 1uF LN106 10uH CN123 100nF CN124 100nF RN104 100 RN172 3.3K RN173 3.3K CN113 0.22uF RN106 100 RN105 100 CN114 0.22uF LN111 10uH CN115 0.22uF LN112 10uH RN156 680 CN155 220nF + CN152 10uF + CN163 100uF CN140 100nF LN114 10uH CN132 100nF LN113 10uH + CN151 10uF RN150 47K RN176 # + CN148 10uF QN106 2N3906 RN166 220 RN168 10 3.3Vstb 3.3Vstb 3.3Vstb 8V UOCIII + CN145 10uF LN105 10uH LN104 10uH LN103 10uH 1.8V_2 CN111 0.22uF CN122 100nF 5V_U RN160 1K AGC AGC RN102 100 Lo RN103 100 Ro Lo Ro Vo Vo CN102 0.47uF RN142 10K L1 CN104 0.47uF RN14310K R1 CN128 100nF RN115 100 Y1 CN117 10nF RN113 100 C1 L1 R1 Y1 C1 CN129 100nF RN116 100 V1 CN107 0.47uF RN146 10k L2 V1 L2 CN108 0.47uF RN147 10K R2 CN130 100nF RN117100 V2/Y2 R2 V2/Y2 RN128 100 L_out RN129 100 R_out L_out R_out UOC_HFB 5V_U UOC_RO UOC_GO UOC_BO UOC_RO UOC_GO UOC_BO LN116 10uH LN115 10uH + CN164 100uF CN141 100nF CN156 220nF 1.8V_2 LN117 10uH + CN165 100uF CN142 100nF CN157 220nF 1.8V_2 LN119 10uH LN118 10uH + CN166 100uF CN143 100nF DN101 LL4148 IR IR 1.8V_1 RN124 100 RN123 100 RN122 #100 RN121 #100 RN119 10 RN118 10 RN171 1.5K RN170 1.5K RN110 1K RN108 # LN108 10uH 1.8V_1 5V_CPU + CN172 10uF CN174 10nF CN169 100nF + CN146 10uF 3.3Vstb IF 1 2 3 4 5 ZN100 K9656M 1 2 3 4 5 ZN101 G3962M UOC_HFB UOC_HD UOC_HD UOC_VD UOC_VD Stand_by SCL SCL SDA SDA Tilt Tilt WP Key2 Key2 Key1 Key1 Mute Mute SAW_SW SAW_SW H_Prote H_Prote RN152 10K 3.3Vstb RN169 10K 3.3Vstb CN131 220pF RN161 # RN162 0 RN132 # CVBS_out CVBS_out LN107 10uH + CN149 10uF 5V_U RN101 100 AV_Mute AV_Mute RN107 100 USB_1 USB_1 CN134 100nF Stand_by CN178 470nF 1 2 3 CON3 CN3 UOC_RO UOC_GO UOC_BO RN178 3.3K 3.3Vstb RN179 # SDA2 SCL2 SDA2 SCL2 RN174 10 REPOW REPOW SR SR RN186 10K For IBLK Sourse LN109 10uH CN154 220nF CN127 100nF + CN162 100uF 1.8V_1 LN110 10uH RN904 2.2K RN909 2.2/1W RN910 4.7K RN911 4.7K QN903 BC547 QN901 BC327-16 RN907 2.2K RN905 2.2/1W QN904 BC547 QN902 BC327-16 3.3Vstb LN900 FB LN901 FB 1.8V_1 1.8V_2 IN 3 ADJ/GND 1 OUT 2 TAB/OUT 4 UN103 AMS1117-33 8V RN187 180 LED LED ZD101 6.2V RN188 0 WP YPbPr-SW USB_L USB_R CN135 100nF CN133 100nF CN136 100nF YCbCr_Cr YCbCr_Cb YCbCr_Y YCbCr_Cr YCbCr_Y YCbCr_Cb CN105 # RN144 # CN106 # RN145 # USB_L USB_R CN118 10nF RN114 100 C2 QN100 #2N3904 RN134 #2.2K QN101 #2N3904 RN148 #47K RN135 #2.2K CN100 #0.47uF RN153 0 SAW_SW SAW_SW CN109 #0.22uF LN100 #56uH RN100 #100 RN139 #10K 5V_U RN151 #1.2K IF IF DN100 # RST RST RN111 100 RN120 #100 CN101 100nF PWCON PWCON RN125 100 CN103 1nF RN136 100 RN137 100 RN138 100 RN180 10k RN181 100 RN182 100 RN109 100 RN190 10 RN191 10 CN181 100nF CN180 100nF AGND CN190 0.1uF/50V AGND SCL2 SDA2 SCL2 SDA2 NC 1 NC 2 NC 3 VSS 4 SDA 5 SCL 6 WP 7 VCC 8 UN102 M24C16 WP RN194 100 RN193 100 3.3Vstb 1 2 3 4 5 6 A B C D 6 5 4 3 2 1 D C B A Title Number Revision Size C Date: 2-Jul-2007 Sheet of File: E:\资料Philips\digital电路图\TV501\digital\20070601FOR2000\6P28(2000PP).ddb Drawn By: +3V3A2 1 PRN2 2 RIN1 3 RIN2 4 GNDA2 5 GNDA1 6 PBIN2 7 BIN1 8 BIN0 9 +3V3A1 10 +3V3A0 11 YIN2 12 GIN1 13 GIN0 14 SONGIN2 15 SONGIN1 16 SONGIN0 17 GNDA0 18 +3V3P1 19 GNDP1 20 GNDC1 21 +1V8C1 22 GNDC1 23 RESET 24 TEST 25 P10 26 P11 27 P12 28 P13 29 P14 30 HS 31 VS 32 GNDOPII 33 +1V8OPII 34 GNDDPII 35 +1V8DPII 36 SDA 37 SCL 38 +1V8C2 39 GNDC2 40 XTALI 41 XTALO 42 GNDP2 43 P3[2] 44 P3[3] 45 P3[4] 46 +3V3P2 47 VREF 48 RSET 49 CBU 50 CBL 51 SVM 52 GNDA4 53 GNDA4 54 ROUT 55 GOUT 56 +3V3A4 57 +3V3A4 58 BOUT 59 GNDP3 60 GNDMPII 61 +1V8MPII 62 +3V3P3 63 GNDC3 64 +1V8C3 65 +3V3R1 66 +3V3QR1 67 GNDR1 68 LODA 69 VS 70 TEST 71 TDQ[7] 72 TDQ[6] 73 TDQ[5] 74 TDQ[4] 75 +3V3QR2 76 TWE_N 77 TCAS_N 78 TRAS_N 79 GND_R2 80 +3V3R2 81 TCLK 82 TCKE 83 TCS_N 84 +3V3QR3 85 TDQ[3] 86 TDQ[2] 87 TDQ[1] 88 TDQ[0] 89 VTST 90 VB0 91 VB1 92 GNDR3 93 +3V3R3 94 +3V3QR4 95 GNDC4 96 +1V8C4 97 +3V3P4 98 ITU_D7 99 ITU_D6 100 ITU_D5 101 ITU_D4 102 +3V3P5 103 ITU_D3 104 ITU_D2 105 ITU_D1 106 ITU_D0 107 ITU_CLK 108 GNDP5 109 GNDC6 110 +1V8C5 111 VINHS 112 VINFIELD 113 VINVS 114 GNDC5 115 HS_ADC0 116 VS_ADC0 117 HS_ADC1 118 VS_ADC1 119 +3V3A3 120 GNDA3 121 +3V3A5 122 GNDA5 123 +3V3A6 124 GNDA6 125 FILT 126 MIDSCV 127 REF 128 UN201 SAA4910X CN260 100nF CN261 100nF CN262 100nF LN209 @ + CN255 10uF 3V3A CN254 100nF 3V3P1 CN252 100nF LN212 @ 1V8C1 RN228 10K + CN253 10uF RN201 RES1 3V3P1 RN226 100K RN229 1K RN230 1K RN227 1K RN231 680 RST HS VS 3V3P1 CN243 100nF + CN246 10uF LN207 @ 1V8PLL RN222 100 RN223 100 SCL SDA CN237 100nF 1V8C2 XN201 12M RN221 1M CN232 15pF CN233 15pF CN231 100nF 3V3P2 CN229 100nF CN227 100nF CN226 100nF RN211 820 RN205 39 RN208 39 CN222 100nF CN221 100nF RN202 39 + CN217 10uF CN218 100nF CN216 100nF CN212 100nF LN203 @ 1V8MPLL 3V3P3 1V8C3 SAA_BOUT SAA_GOUT SAA_ROUT + CN207 10uF + CN209 10uF CN210 100nF CN208 100nF CN204 100nF CN202 100nF CN206 100nF CN203 100nF CN201 100nF CN211 100nF LN202 @ LN201 @ 3V3_RAM 1V8C4 CN215 100nF CN220 100nF 3V3P5 3V3P4 CN225 100nF 1V8C5 RN217 1K RN218 1K RN219 1K RN220 1K LN204 @ 3V3A UOC_HD UOC_VD VGA_HS VGA_VS CN235 100nF + CN236 10uF CN239 100nF + CN240 10uF LN205 @ 3V3A CN244 100nF + CN245 10uF 3V3A LN208 @ + CN276 10uF + CN249 0.22uF-0.12uF RN224 680-560 CN250 100nF CN251 100nF J5 @ DGND CN214 47nF CN213 47nF CN205 47nF CN224 47nF CN223 47nF CN219 47nF CN241 47nF CN234 47nF CN230 47nF CN242 1nF-3.3nF CN238 1nF 1 3 2 4 CON7 RN240 75 RN249 75 RN244 75 LN410 FB/100@100M LN409 FB/100@100M LN408 FB/100@100M VGA_R VGA_G VGA_B VGA_R VGA_B VGA_G 3V3_RAM 3V3_RAM CN248 10nF-5nF UOC_HD UOC_VD VGA_HS VGA_VS + CN268 10uF + CN265 100uF 3.3Vcore + CN266 100uF 5V_D 3V3A4 + CN263 10uF CN267 470nF LN210 @ + CN256 10uF 3V3P1 IN 3 ADJ/GND 1 OUT 2 TAB/OUT 4 UN405 AMS1117-3.3 IN 3 ADJ/GND 1 OUT 2 TAB/OUT 4 UN404 AMS1117-1.8 + CN279 10uF 3V3A 3V3_RAM + CN270 10uF 1V8C1 LN213 @ LN214 @ CN269 470nF CN277 470nF CN280 470nF CN273 470nF + CN271 10uF LN215 @ CN278 470nF + CN275 10uF LN404 10uH CN274 470nF CN264 470nF 5V_A + CN272 100uF 3V3P2 3V3P3 3V3P4 3V3P5 1V8C3 1V8C4 1V8C5 1V8PLL 1V8MPLL 1V8C2 YPbPr_Pr YPbPr_Pb YPbPr_Y SY0 SY1 SY2 SY3 SY4 SY5 SY6 SY7 RP301 100x4 RP302 100x4 PCLK FLD VBLK HBLK TV_Cr TV_Y TV_Cb 3V3A1 TV_Cr TV_Y TV_Cb TV_Y TV_Cb TV_Cr RN602 0 RN606 220 RN607 1K RN608 220 RN609 1K RN610 220 RN611 1K RN600 0 RN601 0 RN603 0 RN604 0 RN605 0 QN600 # QN601 # QN602 # For IBLK Sourse UOC_RO UOC_GO UOC_BO UOC_RO UOC_GO UOC_BO CN460 100pF CN461 100pF CN462 100pF RN216 10M CN247 100nF RN214 15K RN212 75 RN210 75 RN215 15K RN209 68K CN228 1uF QN202 MMBT3904 5V_D SVM CN281 100nF RN251 100 RN252 100 RN250 100 RN253 100 RN254 100 RN255 100 RN256 100 RN257 100 RN258 100 CN284 100nF LN216 @ LN217 @ LN226 @ ZD203 3V3 ZD202 3V3 ZD201 3V3 LN219 @ LN218 @ LN220 @ LN221 @ LN222 @ LN223 @ LN225 @ 3V3A RN236 22K RN233 1K RN235 10K RN232 10K RN234 68K CN285 1uF CN286 1uF QN203 3904 QN205 3904 QN204 2N3906 RD DN201 IN4148 CN257 100nF CN258 100nF BP 4 VIN 1 GND 2 SHDN 3 VOUT 5 UN203 1733 CN290 470nF RN261 1K REPOW CN291 470nF 3V3A1 1 2 3 4 5 6 A B C D 6 5 4 3 2 1 D C B A Pixelworks, Inc. A-2205 World Trade Plaza,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P.R.China, 518033 Phone: 86-755-3679633 Fax: 86-755-3690623 Size: Revision: Number: Title: File: Eng. Appr.: Brawn: Date: Date: Sheet of Printed Date/Time: VDOA 1 VDOB 2 EWO 3 EHTIN 4 FLASH 5 GND1 6 DECVD 7 HOUT 8 SCO 9 SCL 10 SDA 11 HSEL 12 HFB 13 DPC 14 VSC 15 IREF 16 VP1 17 DECBG 18 GND2 19 XTALI 20 XTALO 21 LPSU 22 VD 23 HD 24 DACOUT 25 VIN 26 UIN 27 YIN 28 FBCSO 29 RI1 30 GI1 31 BI1 32 BL1 33 PWL 34 RI2 35 GI2 36 BI2 37 BL2 38 VP2 39 RO 40 GO 41 BO 42 BCL 43 BLKIN 44 UN500 TDA9333 CN503 1nF CN502 1nF CN511 100nF CN517 82nF CN518 100nF CN524 10pF CN508 100nF V- V+ RN520 820 EW CN528 10nF RN526 10 H_Driver RN513 100 RN514 100 SCL SDA RN522 470 RN530 39K + CN506 47uF LN501 22uH 8V + CN531 22uF CN534 15pF CN533 15pF XN500 12M + CN523 47uF/16V RN517 100 RN516 100 RN515 100 8V ABL RN505 22K RN524 2.2K RN523 6.8K RN525 0 EHT 8V FBP LN500 33uH 8V RN511 1K CN516 100nF RN506 100 EHT FBP ABL H_Driver SCL SDA V- V+ EW 10 TDA9332 TV Display Processors SAA_GOUT SAA_BOUT SAA_ROUT SAA_ROUT SAA_GOUT SAA_BOUT RN507 #1K DN501 #LL4148 CN500 #470pF RN504 #22K RN503 #33K DN500 #LL4148 8V AKB AKB Rout Gout Bout RN510 1K RN509 1K RN508 1K Rout Bout Gout QN500 2N3906 QN501 2N3906 QN502 2N3906 From SAA49101 To CPT Board RN527 100 Vguard_Vs Vguard_Vs CN509 100nF CN510 100nF CN512 100nF 7 CN521 10nF RN501 10K QN505 3904 RN502 100K CN522 330nF + CN504 3.3uF/16V RN500 10K CN520 10nF RN519 22K RN518 100K CN519 100nF RN512 0 CN501 #1nF CN532 22nF CN507 100nF + CN505 47uF/16V QN504 2N3906 QN503 2N3906 RN533 1M RN532 1M 8V RN531 # HS VS HS VS RN529 #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DA9330 and the TDA9333: The following pins must be left open: pin12,pin25,pin26,pin27,pin28,pin33,pin44. The following pins must be connect to ground: pin22,pin29. CN535 10nF CN530 #100pF RN528 #0 DN504 IN4148 DN505 IN4148 8V RN534 15K RN535 100 RN536 100 + CN513 47uF/16V RN537 #22K RN540 #62K RN539 #22K RN538 #62K 8V X_prote X_prote 1 2 3 4 5 6 A B C D 6 5 4 3 2 1 D C B A Title Number Revision Size B Date: 2-Jul-2007 Sheet of File: E:\资料Philips\digital电路图\TV501\digital\20070601FOR2000\6P28(2000PP).ddb Drawn By: Bout Gout Rout RGB Output for CRT Board AKB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0 38 36 34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CON4 HEADER 20X2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0 38 36 34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CON5 HEADER 20X2 Stand_by Tilt 5V_CPU 5V_D 5V_A USB_2 USB_1 AGND Vguard_Vs ABL X_prote DGND AGND AGND DGND 8V YCbCr_Y YCbCr_Cb YCbCr_Cr AGND Vguard_Vs V+ V- AGND EW R_OUT L_OUT AGND AGND H_driver 8V FBP R1 Y1 AGND V1 Vo Ro Lo V1 AGND SDA SCL WP SCL2 AGND SDA2 AGND 3.3Vstb AGC VGA_HS VGA_VS WP AGND SCL2 SDA2 AGND C1 Y1 V2/Y2 R1 L1 Mute 5V_U AGND L2 R2 L1 EHT FBP AGND AGND SR IF K1 KICKSTAND K2 KICKSTAND IR Key1 5V_CPU Key2 AGND LED AGND H_driver SVM SR 5V_A SVM 1 3 2 4 CON6 RN735 #75 RN737 #75 RN736 #75 LN707 0FB/100@100M LN706 0FB/100@100M LN705 0FB/100@100M YPbPr_Pr YPbPr_Pb YPbPr_Y 1 3 5 7 9 11 13 15 17 18 16 14 12 10 8 6 4 2 CON8 HEADER 9X2 GND SCL SY7 SY5 SY3 SY1 PCLK VBLK IR 5V_A SDA SY6 SY4 SY2 SY0 FLD HBLK PWCON 1 3 2 4 CON9 USB_L AGND USB_R AGND 1 2 3 4 5 6 CON2 PIN6X 1 2 3 4 5 6 7 8 9 10 CON1 CON10 CN706 22p CN707 22p CN704 22p CN705 22p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C D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D C B A Title Number Revision Size A1 Date: 2-Jul-2007 Sheet of File: E:\资料Philips\digital电路图\6P18\原理图\6P18-33T88HT.DDB Drawn By: AC220V R601 2.2M 1/2W F601 T3.15A L 250V C601 0.22uF/AC250V L602 15mH L601 15mH C602 0.22uF/AC250V BR605 KBJ6J C605 4n7/2KV C607 4n7/2KV C615 220p/500V R613 0.18/2W R611 0.82/2W R604 68K 2W C609 220uF/450V C613 1000p/2KV R612 100/1/4W L603(R602) 44mH(4/15W) C610 0.01uF/1KV C610A 680pF/1KV R605 100K/2W D602 1N5397 T601 BCK4222 R608 1K/1/4W C614 1uF/50V R607 1K/1/4W C612 0.1uF/50V R606 10/1/4W D606 BA158 ZD602 16V R610 18K D603 EU1Z D605 BA158 C611 10uF/63V ZD601 6V2 D604 EU1Z C616 0.0015uF/50V R609 1K/1/4W CN602 D627 BA158 D626 LG16S C635 680pF/2KV C637 0.01uF/500V C638 220uF/160V C639 10uF/160V R642 100K/1/2W R631 18/2W IC603 PC817 R627 1K/1/6W R629 1K/1/6W C660 0.1uF/63V C640 100uF/50V GND GND D628 BA158 Q603 A1930 R635 3K3/1/6W D630 BA158 ZD620 7V5 Q602 C2230 1 2 3 IC602 SE130 GND GND GND D625 RG2Y C633 220pF/500V C632 220pF/500V D624 RG2Y C634 3300uF/16V C636 0.01uF/50V GND C630 1000uF/16V C631 0.01uF/50V 1 2 3 IC607 L7808 R640 33/2W C649 330uF/16V C648 0.01uF/50V 1 2 3 IC608 L7805 R641 33/2W GND GND GND GND D623 RU4YX C628 220pF/500V C627 2200uF/16V C629 0.01uF/50V GND GND 1 2 3 IC605 L7805 D622 RU4YX C624 680pF/500V C625 1000uF/25V C626 0.01uF/50V GND GND R619 0.33/2W R622 2K7/1/2W GND GND 140V 1 2 3 IC604 L7805 GND R636 150/2W C642 1000uF/16V C643 0.1uF/50V C651 470uF/16V C650 0.1uF/50V R637 33/2W C645 0.1uF/50V C644 470uF/16V C603 0.22uF/AC250V C608 0.1uF/250~500V R301 18K/3W 12V 7V5 13V Stand-by(from UOC) +135V +5V_CPU +8V +5V_U +5V_D +13V(SOUND) D301 BA158 D302 BA158 Q301 C1815 Q302 C2026 R304 180/1/2W R302 6R8/2W T301 H-DRIVER R308 47/2W C314 22nF/100V C309 0.001uF/50V C310 220uF/25V GND R306 68/1/6W C315 4.7uF/50-100V D307 IN4148 R309 10K/1/6W R305 100 GND D306 BYW36 R310 0.51/2W GND Q303 F6920 FB302 GND C303 *6n8/2KV C304 *2n7/2KV D305 BY459 D304 LG16S C305 *18n/630V FB301 R303 15K/2W C301 27pF/500V C311 4700pF/500V C312 680pF/2KV D303 1N4148 GND D629 1N4148 R326 3K/1/6W R325 56K/1/4W Q305 F6300 C329 0.001uF/50V ZD302 8V2 C330 0.01uF/50V C308 4.7uF/50V L301 *130uH L302 *3.5uH GND C306 *270N/630V C306A *27n/630V C322 0.001uF/1KV R317 270/1W R307 0.22/2W GND INP 7 INN 6 V-OUT 5 GND 4 VP2 3 VP3 2 VP1 1 IC301 TDA4863AJ C325 100uF/50V D314 BA158 R331 2/2W C332 1000uF/25V C333 0.01uF/50V C326 1000uF/25V C324 0.33uF/63V R340 22K/1/6W Q304 C1815 R318 22K/1/6W D312 IN4148 R319 1K/1/6W GND GND C327 0.1uF/100V R328 5R6/1/6W R322 5.6/1/6W C328 0.1uF/63V R329 1K8/1/6W R324 180/2W R327 0.68/2W GND R330 1K8/1/6W GND R316 0.68/2W D315 RG2Y C331 680pF/500V R315 0.68/2W C336 680pF/500V D316 RG2Y C335 1000uF/25V C334 0.01uF/50V GND C339 0.1uF/250V R312 2K/1/4W R313 2K/1/4W D310 BA158 C337 1uF/50V R333 6.2K/1/4W R336 22K/1/6W GND EHT ABL GND R311 0.68/2W D308 BA158 C318 680pF/500V C319 22uF/250V GND HOUT +13V C316 100uF/200V GND GND C320 1uF/50V R320 10K/1/6W R321 10K/1/6W C323 1uF/50V D311 IN4148 +15V H-PROTE +5V_CPU C313 0.001uF/500V R323 2R2/2W R339 100/1/6W Q381 C1815 Q382 A1015 GND R380 1K/1/6W C380 1uF/50V GND Q380 C1815 R381 1K8/1/6W Q384 C1815 Q383 A1015 GND R384 470/1/6W C382 1uF/50V GND R382 10K/1/6W Q385 C1815 R383 1K/1/6W GND C381 100uF/16V GND C383 0.22uF/63V TILT OUT- 2 VCC 3 IN1 4 NC 5 MUTE 6 ST-BY 7 PW-GND 8 S-GND 9 NC 10 NC 11 IN2 12 VCC 13 OUT2- 14 OUT2+ 15 OUT1+ 1 IC401 TDA7266 H401 R402 10/1/6W C401 0.01uF/50V C404 0.01uF/50V R403 8R2/1/6W R409 1K/1/6W C405 0.22uF/63V C402 4n7/100V R410 1K/1/6W C406 0.22uF/63V C403 4n7/100V GND GND R401 82K/1/6W R407 47K/1/6W C409 22uF/16V R406 2K/1/6W Q401 C1815 GND R411 22K/1/6W C408 4.7uF/16V GND R404 47K/1/6W C407 100uF/16V R405 47K/1/6W GND GND GND R408 3K3/1/6W C107 4.7uF/16V R112 6K8/1/6W R113 100K/1/6W GND R107 100/1/6W R108 100/1/6W GND C105 47uF/16V C106 0.01uF/50V C103 0.01uF/50V C102 22uF/50V IC003 KA33 GND GND C101 0.01uF/50V 1 2 39 4 37 6 35 8 33 10 31 12 29 14 27 16 25 18 23 20 21 22 19 24 17 26 15 28 13 30 11 32 9 34 7 36 5 38 3 40 1 2 39 4 37 6 35 8 33 10 31 12 29 14 27 16 25 18 23 20 21 22 19 24 17 26 15 28 13 30 11 32 9 34 7 36 5 38 3 40 R0 L0 R428 240K/1/6W R427 240K/1/6W C429 100pF/50V C428 100pF/50V V0 GND R441 75/1/6W R442 470K/1/6W C422 470uF/16V GND Cr R440 75/1/6W Cb R438 75/1/6W Pb R437 75/1/6W R2 R431 240K/1/6W C431 100pF/50V R430 39K/1/6W L2 R432 240K/1/6W C432 100pF/50V R429 39K/1/6W V2 R434 75/1/6W GND R433 220/1/6W Cr Cb Y 1 9 2 10 3 11 4 12 5 13 6 14 7 15 8 VGA R G B Hs Vs D427 IN4148 D425 IN4148 D426 IN4148 D428 IN4148 1 2 3 4 5 6 CN400 R423 39K/1/6W R420 39K/1/6W R422 240K/1/6W R421 240K/1/6W R424 75/1/6W R426 75/1/6W C424 100pF/50V C423 100pF/50V +5V_A E/W V- V+ FB623 FB622 FB621 FB601 L1 R1 Y1 C1 SCL2 SDA2 Hs Vs SDA2 WP SCL1 3V3 AGC L0 R0 V0 R1 Y1 V1 SVM HOUT FBP +15V V+ V- +8V IF SCL1 +33V +33V STY +13V(SOUND) +5V_CPU +15V MUTE CN302 HEAT GND +15V +140V +200V -15V +140V CN301 H V LOUT ROUT +8V FBP VS Vs +5V_CPU +5V_U AGC V0 L0 R0 EHT ABL H_PRO +5V_U +5V_D Stand-By +5V_CPU HOUT +8V VS Cb Y Cr GND IF GND GND DGND CGND GND GND GND GND GND GND GND L- L+ R- R+ D313 IN4148 R338 100K/1/6W R625 8R2/3W R639 10/2W +13V R618 5R1/2W R634 22k/1/6W 1 2 3 IC606 L7805 R638 22/2W C646 470uF/16V C647 0.1uF/50V GND 5V_A R110 27/1W ZD101 5V1 GND R630 3.9K/1/6W C410 330uF/25v ZD401 4.3V 5V_D FB620 R1 L1 GND V1 C1 Y1 SDA1 V1 SCL2 GND L2 R2 V2 GND +8V Y R436 75/1/6W Pr R435 75/1/6W Y R439 75/1/6W GND GND Pr Y Pb C421 10uF/16V C420 10uF/16V GND GND GND V- V+ VS C641 1000uF/25V GND R425 75/1/6W GND IF AGC SDA2 SCL2 +5V GND C109 0.001uF/50V C108 100uF/16V GND SCL1 SDA1 R104 100/1/6W R102 100/1/6W SDA2 SCL2 R101 100/1/6W R103 100/1/6W E/W R723 270/2W R719 1.5K D704 IN4148 R718 12K R717 68K C701 6pF/50V R701 3.3K Q701 2SC1815Y R708 33K R703 470/1W R707 1K R711 22 R724 180/2W D702 IN4148 D701 IN4148 R704 150 Q702 2SC1815Y R706 68 R705 1K Q703 2SC1815Y C707 0.0047uF/100V C705 100pF/50V R713 1.2K R712 1.5K R716 68K Q704 2SC1815Y R709 10 R710 22 C704 100pF/50V C706 0.0047uF/100V R720 1.2K R721 56/1W R722 2.7/1/2W D703 IN4148 Q707 2SC4793 R715 2.7/1/2W R714 56/1W +15V +140V Q705 2SA1015Y Q706 2SA1837 C702 2.2uF/50V C710 10uF/250V C709 4.7uF/50V C711 10uF/250V C708 4.7uF/50V R702 18K GND GND GND C703 47uF/25V GND GND GND GND GND GND SVM C411 0.01uF/50V GND R644 10K/1/6W C653 0.33uF/63V Q604 A1015 R645 330K/1/6W D631 1N4148 C652 100uF/16V GND GND P_chk AGC 1 GND 2 AS 3 SCL SDA 5 6 +5V 7 GND 8 +33V 9 IFGND 10 IF 11 TUNNER GND R105 100/1/6W R106 100/1/6W SDA1 R111 10k/1/6W D401 BA158 R337 2.2K/1/6W +15V R341 33/1/4W GND C317 *560P/2KV ZD301 7V5 R643 10K/1/6W R614 22/2W C625 1000uF/25V C654 1000uF/16V GND R633 3R9/2W R626 8M2/1W C619 2.2nF/AC250v~400v C618 470pF/AC250V~400V C617 470pF/AC250V~400V GND Wp 1 2 3 4 H403 GND GND Cb Y Cr L1 GND L0 R0 V0 GND E/W P_chk 5V_A STR-W6756 D 1 VCC 3 FB 5 OLP/SS 4 OCP/BD 6 S/GND 2 IC601 SDA1 SCL1 3.3V 1 WP 2 SCL2 3 SDA2 4 GND 8 GND 7 GND 6 GND 5 IC002 ST24C16 D309 4.7K/1/6W R628 100K/1/2W GND R342 220/2W GND J403 100/1/6W J325 100/1/6W J324 100/1/6W J381 100/1/6W J401 100/1/6W H402 GND 1 2 3 4 CN100 1 2 3 4 GND GND FBP CGND P_chk LOUT ROUT MUTE GND +15V GND EHT G2 FOCUS SVM L702 L703 L701 5V-CPU CN702 CN380 1 10 2 9 6 7 4 5 8 T302 13 GND 12 Rs Rp 1 2 3 TH603 9R CN601 R548 2K R547 2.7K C520 3.3P C521 10pF R550 2K C522 VDDL 2 VIP 1 VIN 3 GND 4 IOM 5 VDDH 6 VCN 7 VOC 8 VPB 9 IC501 TDA6111Q C524 560pF/500V R549 100K/1W C525 0.01uF/50V C523 0.1uF/50V C526 0.22uF/250V R553 10/1/6W R557 1K/1/2W R544 2K R5432.7K C516 3.3P C517 10pF R552 2K C536 VDDL 2 VIP 1 VIN 3 GND 4 IOM 5 VDDH 6 VCN 7 VOC 8 VPB 9 IC503 TDA6111Q C538 560pF/500V R560 100K/1W C540 0.01uF/50V C537 0.1uF/50V C539 0.22uF/250V R556A 10/1/6W R559 1K/1/2W R546 2K R545 2.7K C518 3.3P C519 10pF R551 2K C527 VDDL 2 VIP 1 VIN 3 GND 4 IOM 5 VDDH 6 VCN 7 VOC 8 VPB 9 IC502 TDA6111Q C533 560pF/500V R554 100K/1W C534 0.01uF/50V C528 0.1uF/50V C535 0.22uF/250V R555 10/1/6W R558 1K/1/2W D501 1N4004 R565 3.3K R564 1K/1/6W Q513 2SA1015 R566 18K R567 220K/1W C541 100uF/25V R570 47K R569 10K/1/6W D506 IN4148 R568 220K Q514 2SA1480 C529 22uF/250V D504 BA159 D505 BA159 R563 4.7M/1/4W C531 10uF/250V R562 56K/1/4W R561 1.5K//1/2W D502 BA158 C530 2200pF/2KV C532 0.22uF/250V R574 2/2W GND GND GND GND GND GND GND GND GND GND GNDGND GND GND GND GND GND GND GND CRT AMPLIFY CIRCUIT C543 GND ZD501 12V C508 22uF/250V R572 100/2W GND L505 15uH L506 15uH L504 15uH R573 82/1W GND C515 0.0022uF/2KV GND +15V +140V +200V NC HEAT GND H501 R G B IR GND GND GND H502 GND CN502 G1 EHT G2 FOCUS CRT R? RES2 GND GND C801 6pF/50V R801 3.3K Q801 2SC1815Y R807 33K R804 470/1W R808 1K D809 IN4148 D808 IN4148 R805 150 Q802 2SC1815Y R706 68 R806 1K Q803 2SC1815Y Q804 2SC1815Y R509 10 Q805 2SA1015Y C802 2.2uF/50V R802 18K GND GND GND C803 47uF/25V GND GND R503 270/2W C510 47U/25V GND CN801 GND R819 1.5K D811 IN4148 R818 12K R817 68K R823 180/2W C807 0.0047uF/100V C505 100pF/50V R813 1.2K R812 1.5K R816 68K C804 100pF/50V C806 0.0047uF/100V R820 1.2K R821 56/1W R822 2.7/1/2W D510 IN4148 Q807 2SC4793 R815 2.7/1/2W R814 56/1W Q806 2SA1837 C809 4.7uF/50V C811 10uF/250V C808 4.7uF/50V GND GND GND L802 L803 L801 CN503 R811 22 R810 22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创维彩电6P28机芯维修手册 第一部分:6P28 机芯原理介绍 一、 6P28 机芯概述 6P28 机芯为低成本的逐行高清机,它采用的多频归一化方案,行频统一为 33.75KHz 输 出,其系统是在 6P18 机芯的基础上升级的,所以大部分功能和模块和 6P18 机芯相同,延续 了 6P18 机芯元器件少、工艺简单等优点,整个系统与 6P18 机芯相比更简洁。主板部分和 6P18 机芯基本一样;数字板前端和后端处理也和 6P18 机芯一样,前端采用 NXP(原 Philips 半导体)的 UOC3(同 6P18 机芯),后端采用 NXP 的 OM8380(同 6P18 机芯)芯片,只是中间 将 6P18 机芯中的 NXP 的 ADC 芯片 TDA8759, Pixelworks 公司的 Scaler 芯片 PW1233,三菱 公司 MCU 芯片 M37161,以及 SDRAM 共四颗芯片用 NXP 的一颗芯片 SAA49101 替代,使系统集 成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其机芯主要特点如下: DTV 可接收 YPbPr 标清和高清输入,格式有:480I, 576I,480P, 576P, 720P/50, 720P/60, 1080I/50, 1080I/60, 1080P/50, 1080P/60; PC 可接收 RGB 电脑信号输入,格式有:VGA60(640*480), SVGA60(800*600),XGA60 (1024*768), WIN98(720*400); 专设画质更优的 DVD 通道收看标清信号; 所以格式输入都行频都归一 33.75KHz,场频都为 60Hz;除 1080I/60Hz 直通外,其他格 式都转换为逐行信号输出; 6P28 机芯同 6P18 机芯一样,在方案设计上采用了飞利浦 UOCШ 模拟解码,非标信号适 应能力较强,外围电路简洁,方便维修。UOCШ 带有梳状滤波器,可改善亮色串扰,提高清 晰度;伴音处理方面内置了 DSP(数字伴音处理)DVB、DBB 等伴音处理。此外同 6P18 机芯 一样,6P28 机芯带有 ISP(In System Program)功能,即使用了 FLASH-PROGRAMMABLE ROM, 可通过 I 2C 总线用个人电脑直接刷新软件,接口与升级小板和 6P18 机芯一样,程序升级方 便。 二、6P28 机芯主要功能简介: � 采用数字视频处理技术 � 黑电平延伸(BLK) � 速度调制(SVM)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 降噪功能 � 宽电源电压自动调整 � 音频 DSP 处理,多种声效重现 � 定时开关机及定时提醒频道 � 5 波段均衡器 � 256 个频道记忆功能 � 精彩扫描功能和节目交换功能 � 节目环功能,可进行节目分类 � 16:9 高清模式显示 � PLL 锁相图像解调 � 自动音量控制 � 重低音及环绕声 � 健康互动平台 � 梳状滤波器 � 童锁功能 � 单独听 � VII 数字引擎 特注:本机能通过 S/AV1/AV2 接收标准 NTSC/PAL/SECAM 视频信号,通过 Y、Cb、Cr 自 动识别隔行信号;还有 Y、Pb、Pr 不但 能接收逐行 DVD 信号,还能接收高清晰电视信号(480P、480I、576P、576I、1080i/50Hz、 1080i/60Hz、1080P/60Hz、 1080P/50Hz、720P/60Hz、720P/50Hz),同时本机 VGA 接口还支持 VGA 60Hz(640*480)、 SVGA 60Hz(800*600)、XGA 60Hz (1024*768)等多种电脑显示模式,成为可以替代电脑显示器的多媒体电视。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三、6P28 机芯遥控器图: 图 1-1:6P28 机芯遥控器对照图 补充以上遥控器功能键说明: ① 多位选择键: 按此键显示“-”时进入 0-9 频道选择状态;显示“--”时进入 00-99 频道选择状态; 显示“---”时进入 000-255 频道选择状态。当输入大于 255 时,本机不予接收。本机开机 默认为“--”输入状态,当显示“--”、“---”输入状态时,按遥控输入一位或两位数两秒 后,本机将自动进入相应位置。 ② V12 演示键: 按此键可实现 V12 技术的演示,按此键一次为 V12 技术开的图像演示,按此键二次为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V12 关时的图像演示;按三次为 V12 技术开、关的分屏对比图像演示。按任意键退出。 ③ 童锁键: 按此键屏幕下方提示童锁开关状态。若为开,此时面板上的按键将不起作用。再按一次 将解除锁定。锁定时家长可收起遥控器限制儿童收看电视节目。 ④ 精彩扫描键: 按此键,电视机将按频道递增顺序浏览各频道节目。等浏览到您想要看的节目时,再次 按下精彩扫描键便可正常收看。若不再次按此键,则循环浏览至精彩扫描初始频道。 ⑤ 电视/视频/DVD/DTV 切换键: 按此键即可在进入电视/视频/DVD/DTV 切换菜单。按频道增或减键,选择节目源,再按 音量增或减键即可进入所选定的节目源。 ⑥ 16:9 键: 按此键可切换 16:9 和 4:3 两种模式。注:仅在 DTV 模式下有效。 ⑦ 万年历键: 按此键,屏幕将显示“万年历”(1901.1.1-2100.12.31),第一行的显示顺序为年、月、 日及农历。若要调整万年历,请使用音量增或减键来选择当前的操作项,再用频道增或减键 进行调整。 ⑧ 声音制式键: 按此键在 TV 下可选择 I、DK、M、BG 四种声音制式。 四、整机系统框图: 整机电路主要包括主板、数字板和 CRT 板三部分。数字板共有三块主要芯片,即一片超 级单芯片 UOCШ、一片包括 ADC、SCALER、OSD、SDRAM 的 SAA49101 和一片后端 RGB 信号处 理和行、场显示处理的 OM8380。其框图如图一所示,图中标明了主要管脚的功能及芯片之 间的简化连接关系。 机芯系统框图如下: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图 1-2: 6P28 机芯系统框图 五、6P28 机芯主要芯片介绍: 1、UOCШ(型号:TDA12063)介绍: NXP 的第三代超级单片 UOC3 作为这个方案的前端模拟解码。UOC3 是集成了 MCU、中放、 视频解码、YUV 和 RGB 处理、自适应梳状滤波器,并有数字化的音频处理电路。如图 1-3,蓝 色部分是 UOC3 内部包含的模块。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图 1-3:UOC3 芯片方框图 2、SAA49101 数字图像处理芯片功能: SAA49101 是 NXP 公司新推出的一款集成了 ADC、Scaler 及 SDRAM 的图像处理芯片, OSD 也由它产生,省掉了 6P18 机芯方案中的 M37161 芯片。 SAA49101 有比较多的技术特点,如下: · 集成的8位三路ADC; · 集成的SDRAM; · CCIR656 接口可接收逐行的标准清晰度数字视频信号; · 支持标准清晰度分量输入:480i/576i及480p/576p; · 支持高清分量输入:720p, 1080i及1080p; · 支持PC 信号格式输入:VGA, SVGA, XGA , SXGA 及WXGA; · 内置同步分离处理电路; · 基于像素的三维运动自适用去隔行处理; · 2:2/3:2 电影模式检测; · 动态清晰度提升; · 动态亮度瞬态提升(DLTI)及动态彩色瞬态提升(DCTI); · 白电平和黑电平扩展; · 六基色调整; · 三维运动自适应降噪;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 先进的第二代缩放技术; · 彩色空间装换, 从YCbCr到RGB和从RGB到YcbCr; · 内置三组256点的10位的gamma表; · 亮度、对比度、彩色可调整; · 支持4:3 到16:9 非线性缩放; · 支持50Hz 到60Hz; · 支持sRGB彩色校正; · 内置可编程的OSD引擎,支持字符型或位图型; · 内置三路10位DAC的 RGB 或 YPbPr 输出; · 内置测试图。 图 1-4:SAA49101 方框图 图 1-4 是 SAA49101 芯片的内部框图,可以看出来集成了几个模块:ADC、同步处理和 检测、彩色空间转换、Scaler、Deinterlace、OSD、图像增强处理、DRAM 、SVM。集成度 非常高。 3、行场扫描处理芯片 OM8380 功能介绍: 此芯片是 NXP 原来的 TDA9332 的降成本版本,功能与 TDA9332、TDA9333H 相同, TDA9332H 可以直接代换 TDA9333H、OM8380 芯片。TDA9333H、OM8380 的芯片比 TDA9332H 少 了一路 YUV 输入。其它引脚与参考电压完全相同。它们都是为高档彩电设计的显示处理器, 其主要性能如下: � 能适用于单扫描(50/60HZ),也适用于双扫描(100/120HZ);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 RGB 控制处理器有一个 YUV 输入端(注本机芯用的是 OM8380 内部不含此部分输入, 但以前用过的 TDA9332H 内部是有此部分输入),一个线性 RGB 输入端并与快速消 隐信号一起传送,以适应 SCART 或 VGA 适配器所传送信号的需要; � 具有一个带有快速消隐的单独的 OSD/测试输入端; � 具有与制式无关的亮度信号的黑电平延伸功能; � 内有色差信号可切换的矩阵; � 具有“连续显像管阴极校正”的 RGB 控制电路以及白点调整功能; � 为了偏转处理,内设有时钟产生电路,用 12HZ 晶阵来实施同步,这类可编程偏转 处理器所产生驱动信号用于行、场偏转和东—西校正,该电路设有各种性能适用 于 16:9 宽频显像管; � 具有两个控制环的行同步电路,还有一个无需调整的行振荡器; � 具有行和场几何失真处理的能力; � 具有行和场变焦能力以适应 16:9 屏幕需要,还具有垂直卷摺功能; � 行驱动脉冲能实施软件启动和软件停止; � 各种功能均可用 I 2C 总线控制; � 具有很低的功耗; � RGB 控制处理:包括亮度、对比度、彩色、PWL、ABL 控制、蓝电平延伸、黑电 平延伸、亮暗平衡控制; � 行场显示处理:包括行场位置幅度调节及输出、枕形校正、梯形校正、平行四边 形校正、S 校正、EW 和 EHT 的控制等; � 独特功能:场保护、缓启动、白平衡检测环路(AKB)、打火保护以及 X 射线保 护等; 3.1 OM8380 的内部功能: (1)、RGB 控制电路 A.输入信号 OM8380的RGB控制电路有二组输入信号(注:TDA9332H有三组输入信号,也就是就功能方 面 TDA9332H 比 OM8380 更多,TDA9332H 可以直接代换 OM8380,而 OM8380 在有 YUV 输入的情况 下,不能代换 TDA9332H,OM8380 可与 TDA9333H 直接代换),即: � 第一组 RGB 输入信号:主要用于外部 SCART 插座进入的 1fH信号和 VGA 接口进入的 2fH 信号,其振幅典型值为 0.7VPP,这类输入信号也受对比度、色饱和度和亮度的控制,为 了避免当不同步的 RGB 信号提供给输入端而引起的钳位干扰时,输入钳位能方便地切换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到直流钳位,当然需采用 DCT 位来实施。 � 第二组 RGB 输入信号:通常指屏显 OSD 和图文电视送入的信号,要求这些信号的幅度为 0.7 VPP。藉助于混合功能或快速消隐来实施内部信号和 OSD 信号间的切换。这类信号仅 受亮度控制,事实上从内部组成框图中也已表明各类信号受控的情况。 各种信号源之间的切换,既可通过 I 2C 总线也可通过快速内插开关来实现,而快速内插 开关也要经过总线来执行。 输入电路还包括用于色差信号的可切换矩阵电路,适用于 PAL/NTSC 和 SECAM 制的彩色 重演系统,对于 NTSC 制要选择两种不同的矩阵。 B.输出放大器 在正常输入信号和控制设定的情况下,输出信号的振幅(从黑电平到白电平)约有 2V。 对于 RGB 信道,藉助于三个独立的增益设定来实施显像管所谓的“白点设定”。目前发展一 种“连续阴极校正”电路来取得显像管精确偏置电压,利用二点黑电平稳定电路来实现这一 功能。对于每一个电子枪插入二个试验电平使其与备有二个不同基准电流的合成阴极电流相 比较,从而限制了显像管参数不一致如电压变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反馈环使得阴流 IK1和 IK2之比等于基准电流之比,后者在内部是确定值,为此利用二个 会聚环来改变黑电平和 RGB 输出信号的幅度以实现上述目标。该系统运作按以下路径进行, 即驱动信号的黑电平控制电子枪的截止点,从而能得到一个极好的灰度跟踪,黑电平调节的 精度恰巧取决于内部电流比,而在集成电路中这方面可做到相当精确。2 点测量的另一个优 点是使 IK1和 IK2的识别出内部基准电流,利用 RGB 控制级的增益适配性来取得这一调节,这 样的控制稳定了 RGB 输出级和阴极特性合成的全信道的增益。2 点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性质是 利用反馈环调节了 RGB 通路的偏移和增益。依靠测试脉冲间的关系,设置基准电流以及三个 信道的相对增益。对于阴极而言,其最大驱动电压也是固定的,跟随而来的显像管的驱动电 平不能依靠 RGB 输出级所适配的增益来调节。然而不同显像管可能需要不同的驱动电平,利 用 I 2C 总线设定来调节典型“阴极驱动电平”。RGB 输出级的典型增益取决于所选择的阴极驱 动电平,考虑到 RGB 输出驱动范围,其值是能确定出来的。在两个连续场中能实现 2 点稳定 店路“高”和“低”电流的测量,在每一场中还要测量泄漏电流,其最大值应限制在 100μA。 当电视机直接切换到暗电流稳定电路工作和 RGB 无输出时,消隐也很快被关闭,导致环路处 于稳定状态,这样保证切换时间降至最小,而恰巧也与显像管的预热时间有关。暗电流稳定 系统用来检查 3 个信道的输出电平,并指示芯片的最低 RGB 输出的黑电平是否在某一窗位 (WBC 位)或者在该窗位上下位(HBC 位),这种指示值可通过 I 2C 总线读出,并在电视机生 产过程中自动调整 Vg2 电压。当暗电流环中产生一次过失时,也就开路等原因,则设定 BCF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状态位,使显像管信息被消隐以免伤害屏幕。 控制电路还包含一个束电流限制电路和一个白峰值限制电路,用 I 2C 总线可调节白峰值 电平。为了防止白峰值限制电路在视频限制信号的高频端产生反作用,在峰值检波器前插入 一个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的电容使外接的,其值由所需时间常数来设定。电路还含有一 个软削波器用以防止输出信号变高时的高频峰值,利用 I 2C 总线以步进形式可调节白峰值限 制电平和软削波电平间的差异。 场消隐与输入信号(50/100Hz 或 60/120Hz)的场频应相适应,当场输出级的逆程时间 大于 60HZ 消隐时间时,应增加时间值使其达到 50HZ 消隐时间,这样运作由 LBM 位来设定。 当无视频信号时可插入蓝屏,该功能由 EBB 位来执行。 (2)、同步和偏转处理 A.行同步和驱动电路 从内部压控振荡器 VCO 可取得行驱动信号,VCO 的运行频率为 13.75MHZ,它是 15625HZ 行品德 880 次倍频。该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取决于外界陶瓷晶体谐振器(12MHZ)用作基准 来完成的。当然也可从 TDA9333 外部提供基准信号,在此情况下,当然不必外接晶体。利用 PLL 电路使内部 VCO 同步于输入的行 HD脉冲,该脉冲来自输入处理器或图像增强模块,用切 换脚来实现行驱动信号(1fH 或 2fH)的频率选择。把该脚接地或空位。为了安全起见,1fH 或 2fH间切换尽可能在芯片待机状态下进行。 对于 OM8380 也会设定“多同步”模式的行 PLL。在此条件下电路检测出进入同步脉冲 的频率,并对应调节 VCO 的中心频率。该模式的频率范围在输出端是(30-50)KHZ。 利用第二个控制环来产生行驱动信号,并使其与具备有逆程脉冲的内部 VCO 来的基准信 号的相位进行对比,而环的时间常数是内定的。OM8380 有一个动态行相移校正输入,用以 补偿电子束电流改变引起的相位偏移。此外通过第二环来实现行偏移设置,并由 I 2C 总线来 实施调节。在三个连续行周期内,若无行逆程脉冲被检测到,则必须设定 NHF 状态位(即输 出状态字节 D1-D3)。 经过所谓的软启动/软停止程序,接通行驱动信号,该功能藉助于行驱动脉冲宽度改变 来实现。对于无泄放电阻的 EHT 振荡器, OM8380 用 FBC 来设定“固定电子束电流模式”, 在此情况下,显像管电流约有 1mA 的泄放电流,用暗电流反馈环来控制泄放电流的大小,若 要加大泄放电流,不妨外加分路电路。当选择固定电子束电流时,有可 能在断开其间出现黑屏,这种模式用 OSO 位来实现。 本芯片还有一个附加功能,即低功率启动功能,当电源电压 5V 加到启动脚 22 时,该模 式开始工作,并耗电约 3mA(典型值),在此条件下,行驱动信号的正常的 TOFF(休止期)和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TON(脉冲期),很快从 0 升到 30%正常值,其工作行频约为 50KHZ(2fH)或 25KHZ(1fH),而 输出信号保持不变,甚至主电源接通并接收到 I 2C 总线数据后,方使行驱动频率按软件启动 程序逐渐改变到正常频率和占空比。当待机位(STB0、STB1)改变时,本芯片仅能接通并切 换到待机状态。若仅有一个位改变极性则电路不发生反应。OM8380 有一个通用总线来控制 DAC 输出,其分辨率为 6 位,输出电压变动范围为 0.2V~4V。在 OM8380 中其输出端直流电平 正比于行频(仅用于 VGA 模),该电压能用以控制行偏转级电源电压,以保证在较高行频时 图像宽度保持不变。 B.场偏转和几何校正控制 藉助于场分频器来产生驱动信号,提供给场和东西校正偏转电路,而时钟信号由行振荡 器提供。而输入处理器和图像增强模块提供的 VD 脉冲使其与分频器同步。而场的斜行波发 生器需要外接电阻和电容,必须注意这些元件允许的容差必须很小。在正常模式中,场偏转 必须运行于恒定斜率,并使其振幅与输入信号的频率能适应(50/60Hz 或 100/120Hz)。 当 OM8380 切换到 VGA 模式时,场扫描幅度应是稳定的,并于输入场频无关。在该模式 下,东西校正(E-W)驱动振幅正比于行频,所以屏幕上校正是不受影响的。 利用差分输出电流来实现场驱动,输出采用直流耦合加到场输出级,通过 I 2C 总线来调 整场的几何参量,以下列出可控参量的项目。 � 场幅、S 型校正; � 场斜率; � 场位移:仅用于补偿输出级或显像管的偏差; � 场变焦:即场放大; � 场卷摺:当场扫描扩展是在垂直方向图像的偏移; � 场等待:为场扫描开始而设置一个可调延时。 在下述条件下,场等待是有效的。 1、 在 1fHTV 模中,场扫描起始是固定的,并且与场等待一起不能调节; 2、 在 2fHTV 模中,场扫描起始与总线的垂直扫描基准 VSR 位的数值有关,若 VSR=0, 场扫描起始值对应于输入 VD脉冲的下沿,若 VSR=1,则对应于输入 VD脉冲的上沿, 在上述两种场合下,场扫描起始值与场等待设定一起均可调整。 3、 多同步模:即 OM8380 工作在 1fH模和 2fH模时,场扫描的起始值对应于输入 VD脉冲 的上升边,并与场等待设定一起均可调整。 有关场等待的最小值是 8 行周期,若设定低于 8 行周期,则它只保留 8 行周期。 E-W 驱动电路有一个单终端输出,下述东西(E-W)几何参量是可以调整;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 由于变焦功能,行宽有一定增长区域可调整; � 东西抛物波与其宽度可调整; � 东西四角抛物波校正; � 东西梯形的校正 本芯片有一个 EHT 补偿输入信号,用以控制场输出和 E-W 输出信号,通过 I 2C 总线能调 节两种功能的相对控制效应。其中场校正灵敏度是固定的,而 E-W 校正是可变的。 3.2 OM8380 内部框图:(见下图 1-5) 图 1-5: OM8380 内部框图 3.3 OM8380 引脚符号与功能 脚号 脚名 电压 功能 1 VDRIVEA 1.26 场驱动 A 2 VDRIVEB 1.29 场驱动 B 3 EWOUT 3.34 E—W(东-西)校正输出端 4 EHTIN 1.68 EHT 补偿输入,用以控制场和 E—W 输出信号 5 FLASH 0 快闪检测输入端 6 GND 0 接地端 7 DIGSUP 5.03 数字电源去藕端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8 HOUT 3.4 行扫描信号输出 9 SANDC 0.7 沙堡脉冲输出 10 SCL 4.4 串行时钟输入 11 SDA 4.37 串行数据输入 12 HSEL 4.97 行频选择 13 HFB 0.77 行逆程脉冲输入 14 DPC 4.15 动态相位补偿 15 VSC 3.84 场锯齿波电容 16 IREF 3.91 基准电流输入 17 VP 7.95 正电源电压 18 DECBG 4.75 带隙去耦 19 GND 0 接地端 20 XTAL1 1.09 晶振输入端 21 XTAL0 0.05 晶振输出端 22 LPST-UP 0.04 低功率启动电源 23 VD 0.37 场信号 VD输入 24 HD 0.37 行信号 HD输入 25 DACOUT 0.33 数模变换 DAC 输出 26 VIN 空 27 UIN 空 28 LUMIN 空 29 FBCSO 0 固定电子束电流切换输入 30 RI1 2.68 插入的 R-1 信号输入 31 GI1 2.68 插入的 G-1 信号输入 32 BI1 2.68 插入的 B-1 信号输入 33 BL1 1.88 为 RGB-1 配合的快速消隐信号输入 34 PWL 0.21 白峰值限制去耦 35 RI2 2.21 插入的 R-2 信号输入 36 GI2 2.31 插入的 G-2 信号输入 37 BI2 2.11 插入的 B-2 信号输入 38 BL2 2.33 为 RGB-2 配合的快速消隐/混合信号输入 39 VP 7.95 正电源电压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40 ROUT 2.66 红色 R 信号输出 41 GOUT 2.69 绿色 G 信号输出 42 BOUT 2.68 蓝色 B 信号输出 43 BCL 3.7 限制电子束电流输入 44 BLCIN 7.42 暗电流输入 六、6P28 机芯信号流程简介: 主要分为图像和伴音两部分: 1、图像通道信号流程:分为三个通道,如下: 1) 标清信号(包括 TV,AV,S-VIDEO,DVD)分别经过 UOC3 进行处理,输出 RGB 信号和 行场同步信号,送入 SAA49101 进行 ADC 和 Scaler 及其它图像处理; 2) YPbPr 输入的高清信号(或分量输入的标清信号)直接送入 SAA49101 进行 ADC 和 Scaler 及其它图像处理; 3) PC 输入的电脑信号也是直接送到 SAA49101 进行 ADC 和 Scaler 及其它图像处理。 从以上三个通道的信号,经过 SAA49101 处理,归一成为行频 33.75KHz/60Hz 的信号, 送入 OM8380 进行后端的显示处理后,输出的 RGB 信号,送入 CRT 板视频放大 电路;行场等信号,则分别送入行场扫描电路,经驱动、放大后,形成行场扫描。 2、伴音通道信号流程: 伴音信号流程基本同 6P18 机芯相同,如下: TV 第一伴音中频信号以准分离的方式经伴音声表,进入 UOC3 鉴频后,再同 AV 外部音 频端子输入的伴音信号一起,经过内部音频通道切换开关选择后,进行声音的 ADC(A/D 转 换),成为数字信号,经声音的 DSP 模块进行各种处理:包括高低音、重低音、响度、环绕 声、多波段均衡器等;再经过 DAC(D/A 转换)输出至功放送至扬声器还原出电视伴音。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第二部分:6P28 机芯调试说明 6P28 机芯为归一化行频的高清机,采用 Philips 的 UOC3(中放、模拟视频解码和视频 处理、声音解码和音效处理);Philips 的 49101(ADC+Deinterlace+Scaler+图像处理) Philips 的 OM8380(HOP 视放处理)。主要特点如下: DTV 可接收高清,格式有:480I60, 576I50, 480P60, 576P50, 720P50, 720P60, 1080I50, 1080I60, 1080P50, 1080P60; RGB 可接收 VGA60、SVGA60、XGA60、Win98; 调试工艺简单,只需要在 PAL 60P 下调好几何线性,其他所有模式免调; 一、工厂模式的进入和界面: 1、进入工厂模式的方式: 6P28 机芯采用的东芝码的遥控器。采用带工厂遥控按键的遥控器。 2、进入工厂模式的方法: 通过键控面板按键调节音量为零,并按住面板音量减键不松手,同时按遥控器“屏显” 按键进入。 3、工厂模式界面: 工厂模式界面主要有单项和菜单形式。通过上述两种方法进入工厂模式后,出现如 下界面: VER: 6P28 0705111130 <机芯编码 软件版本号> EEP: ---------------------- <存储器版本号> BARCODE: ---------------- < 条形码(BARCODE)> ---------------- < 条形码(BARCODE)> UOC3 STS: 933X STS: 01110010 00101100 01010001 11010000 10100001 00000000 0011000 00000010 01111111 11111111 注: EEP 版本号可以通过 EEP—WRITE 菜单编辑:存贮在 EEPROM 地址 0x7d6 到 0x7df 共十个地址,数字以 ASCII 码表示,例如“6”的码值为 0x36,“P”的显 示码值为 0x50) 4、进入 BUS OFF 的方法: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在工厂模式下按工厂遥控器“BUS OFF”按键进入,键值是:0x3F。 二、 数字板的调试 UOCIII 程序的烧写 方法一:本机芯需要通过创维公司工程部制作的专用工装 Philips-UOC3 编程器烧写程 序,不过先要将程序烧写到编程器的 WINBOND FLASH 中,见编程器的操作说明,此方法适用 大批量生产,不适合服务部一线工程师维修用; 方法二:也可以通过外购的专写 UOC3 烧写盒子来在线烧写,适合小批量生产。 方法三:也可以通过电脑的专用软件 WISP,IIC 小板来烧写,比较慢适合调试,一线 维修人员可用此方法进行烧写此芯片的软件,它的程序升级小板同 6P18 机芯。 三、 整机的调试 1、帘栅电压的调整 进入工厂模式后,再按一次遥控器的“屏显”键,进入调整状态; 旋转帘栅电位器,先使得屏幕上显示为“VG2:OUTSIDE HIGH”,然后向下调节帘栅, 使得屏幕上显示为“VG2 :OK”; 按“清除”键退出。 2、聚焦调整 接收方格信号; 电视机图像模式设为标准; 旋转聚焦电位器慢慢调至图像中心和四周都达到最清晰状态。 3、地磁调整: 如果是 29 寸及其以上应该进行地磁调整。 按四次菜单键,进入设置菜单,通过频道+-键选择到“旋转”选项,调整到图像水平。 4、几何的调整 6P28 机芯不管是 TV、AV、DTV、还是 RGB 通道,只需在设置菜单中的扫描模式项设置 到 60P 调试一套几何参数即可,其它的通道和格式都基本上免调。 在 TV 状态 PAL 制下将图像模式设为标准,接收飞利浦卡信号,第一页请严格按菜单 顺序逐项调,调完第一页再调第二页。 在其它 100I(TV/AV)、DTV、电脑模式下,进入几何调试菜单,只能调试偏移量,其 初始值都为 0,并且调试这些偏移量不会影响 TV PAL 60P 下调试好的基准值。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注意:一定要调试第一页 V-SLP、V-SC 项使圆垂直和水平都对称成正圆才去调试第二 页。第二页中 PHASE 项只有 DTV/RGB 下才出现,用来调试相位。 附 1:几何调试项目说明 进入工厂菜单界面后按“菜单”按键就可以看到以下各项的几何调试菜单。按如下所 示调试顺序,直到几何调试到最佳状态。 SERVICE1 (60P) 顺序 最大值(60P) H-POS 水平位移 1 0x3F H-AMP 水平幅度 2 0x3F V-SLP 垂直倾斜 4 0x3F V-POS 垂直位移 5 0x3F V-AMP 垂直幅度 3 0x3F V-SC S 矫正 6 0x3F SERVICE2 (60P) 顺序 最大值(60P) EWPA 东西抛物线 7 0x3F TRAP 梯形 8 0x3F PAPA 平行四边形 9 0x3F UCP 东西上角抛物线 10 0x3F BCP 东西下角抛物线 11 0x3F BOW 弓形 12 0x0F PHASE 相位调整(DTV/RGB) 13 0xFF 5、RF-AGC 调整 接收 60dB 数字卡信号; 按一次遥控器上的“工厂键”,进入工厂调试状态; 按“健康互动平台”键选择“RF AGC”项; 按 VOL±键改变“RF AGC”的值,直至图像上的噪声消失止; 调完后按两次遥控器上的“工厂键”退出系统调试菜单。 6、白平衡调整 手工调试:快捷键调节单项 GRN、RED 、WPB、 WPG、 WPR,通过 CA100 标准。 生产 线上,同其它机芯一样,通过电脑和白平衡仪调即可。 附 2:白平衡参数调试设置表, 见下表: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7、ADC 校正调整 在 TV 通道下,用 5418 射频输入 7 阶灰阶信号。 进入工厂菜单,按均衡器键进入 ADC 自动校正选项。 按 VOL+键进行自动校正,如果 0x00 变为 0x88,则校正成功;其它则失败,重新进行 校正。 在 DTV 通道下,输入 7 阶灰阶信号,重复以上操作。 8、副亮度调整: 一般可免调。也可以进入工厂模式后按“扫描模式”键调 TV/AV 下的副亮度 SUB-B; 9、老化模式: 电视机在老化之前,按一次遥控器上的“工厂键”后,按“搜台”键,再按 VOL+-, 进入老化模式,屏幕显示“ AGING BUSY”。 这时无信号白光栅,且不自动关机; 老化后,按 VOL+-,屏幕显示 “AGING ”则退出老化模式,此时,为工厂状态,可 进行工厂调试;或按清除键退出工厂状态。 附 3:工厂单项调节列表 进入工厂后按“频道加”键或快捷键选择各项。 显示 含义 缺省值 AGING 按右键进入老化模式 按“搜台”键进入 AGINGBUSY 老化模式中 按“清除”键退出 RFAGC AGC 调节 0x16 健康互动平台键 AGC AGC 速度 0x03 PE 模式下可调 GRN 暗平衡(绿) 0x07 数字键 5 RED 暗平衡(红) 0x07 数字键 4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WPB 白平衡蓝 0x20 数字键 3 WPG 白平衡绿 0x20 数字键 2 WPR 白平衡红 0x20 数字键 1 VG2: 帘栅调整 OK 屏显键 ADC ADC 校正 0x00 均衡器键 附 4、EEPROM 部分地址参数列表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OP1 开机通道 记忆 自动 声音 AV 输出 DVD 输入 S 端子输 入 AV2 输入 声音制 式:M 制 声音制式: BG OP2 色温功能 搜台灵 敏度 保留 DUB\DBE 声效选择 肤色校 正 声音校正 工厂参数 刷新 梳状滤波 器选菜单 项 OP3 重低音 CMSS FFI N 制矩阵 场保护 强制彩色 声音增强 模式 X 射线保 护 OP4 旋转功能 搜台识别标志 自动彩色 限幅 P/N 识别 灵敏度 精彩扫描 功能 响度功能 声音 DSP OP5 条码 节目 环 环绕声 检测线过 扫描 工厂模 式刷新 均衡器 ADC 灰阶 /彩条选择 V12 引擎 OP6 梳状滤波 器 万年 历 4:3 显像 管选择 屏幕保护 互动平 台 静像 HOP 芯片 型号选择 16:9 功能 OP7 HBL 位 TFBC 位 OSO 位 FBC 位 AKB 位 速度调制 菜单项 彩色增强 菜单项 亮度增强 菜单项 OP8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10、维修注意事项 芯片 SAA49101 中的 ADC 部分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调试,主要包括 Gain 和 Offset 的数据 调试;调试好的数据保存在 EEPROM 存贮器中的,这样每一块数字板 SAA49101 芯片和 EEPROM (ST24C16)的 ADC 调试数据是一对一的,不能随便更换 SAA49101 或 EEPROM,如果维修确 实需要更换 SAA49101,则必须重新调试 ADC 数据;如果维修时只更换 EEPROM,则也必须重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新调试 ADC 数据或请把原工厂菜单里的 PE-6 页的 OFFSET 与 GAIN 值记录下来,再输入到新 装的 EEPROM 中即可。 ADC 调试方法如下: ADC 校正需分别在 AV 和 DTV 通道下调整。 在 AV 下,输入标准 7 阶灰阶信号; 按“音量-”键将音量减到零,然后按“屏显”键进入工厂模式; 在工厂模式下,按“均衡器”键,进入 ADC AUTO 项,然后按“音量+”或者“音量-” 进行 ADC 校正; ADC 校正成功后,ADC AUTO 项对应的值应为 88,调整完成后 ADC 值自动存入 EEPROM; AV 通道调整完毕后,需按上述步骤在 DTV 通道下再做一次调整 在更换 EEPROM 时,数据错误,也可以开机,但会在屏幕上显示:“存储器错误,请初始 化”几个字,此时需进入工厂菜单进行初始化。 初始化方法如下:(同 6P18、5P30 等机芯相同,进入工厂模式后,输入 6,再输入 789 即可进入深层菜单) 选择工厂菜单的 PE-2 页的 INIT 项后,按“音量+”键,等数值由 00 变为 FF,然后关 闭电源重启即可。 注:此项操作不会初始化 ADC 数据。 第三部分:6P28 机芯与 6P18 机芯电路的主要区别 6P28 机芯是 6P18 机芯的下一代产品,主要为数字板方案的优化,使成本大大降低。数 字板的区别前面已作了详细介绍。其他部分的区别主要包括:主板中的供电电路、CRT 板 SVM 电路及位置、键控板阻值、EEPROM 的位置、DTV 阻抗匹配电阻位置、VGA 信号的屏蔽线长短 等处,简述如下; 6P28 机芯的主板是 6P18 机芯的主板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基本上差别不大。主板中的 供电电路,6P28 机芯中取消了一路 5V 供电 IC606(7805)。此路原是给数字板的 5V_A 供电 的,现由 IC605 给 5V_A 和 5V_D 同时供电。方法是取消 IC606(7805)、J637(光线)、电阻 R638(2W/22 欧),并通过 PCB 改板增加光线 J635 连接来实现。 2)6P28 机芯 CRT 板中,已取消延时线,并将 SVM 放大电路挪至 CRT。因此,从数字板 至 CRT 板上的线材多了一位 SVM 信号线。 3)键控板电阻阻值不同 : 创维用户服务部版权所有—创维研究院:张洪利供稿,技术质量科:黄勇主编 6P28 机芯键控板上:R001、R004 为 2K R002、R005 为 2.4K R003、R006 为 3.9K 6P28 机芯数字板上:RN152、RN169 为 10K 6P18 机芯键控板上:R001、R004 为 20K R002、R005 为 24K R003、R006 为 39K 6P28 机芯数字板上:RN152、RN169 为 100K 即基本上是 10 倍关系; 4)6P28 机芯的 EEPROM 是在数字板上,而 6P18 机芯的 EEPROM 是在主板上; 5)DTV 阻抗匹配电阻位置不同: 6P28 机芯的 RN735、RN736、RN737 为 DTV 高清模式 75 欧姆的匹配电阻,在数字板上。 6P18 机芯的 75 欧姆匹配电阻 R435、R436、R437 在主板上。只能且必须使用一组。 6)VGA 信号的屏蔽线长短不同 : 6P28 机芯的数字板配 6P18 主板时 H402 的线材要短一些,需要配一根长的屏蔽线。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素材,仅限学习交流,仅展示部分内容,如需查看完整内容,请下载原文件。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素材,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素材,未经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该素材,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77594475 处理。